清明是祭祖扫墓的好时节,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日子,这里我要加一句,清明又是走亲访友的好去处。4月4日一大早,我们与往年一样,兄弟们纷纷从西安咸阳集结,永寿县汇合,一碗美味豆腐脑一个乡土热蒸馍下肚,三五辆车浩浩荡荡到达马坊镇耿家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一路踏青赏春,美景尽收眼底,莺飞草长,麦子泛青,桃花绽放,风轻雨润,处处给人清新明朗之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9565/8aff0742004be0ef.jpg)
10点左右,我们拿着父辈用过的撅头和铁锨,来到村北的公墓,祭奠亡灵,寄托哀思。我们三代20余口人在大哥的带领下(叔伯兄弟中的老大),依次在爷、婆、大伯、大妈、父亲、母亲、叔父、娘娘等坟前镇纸、烧纸、磕头,九岁的外孙还念念有词:“爷爷,孙儿给您送银票子来了,虽然您没见过我,但您老一定要收下,一定要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我考个好大学。”逗得大家都笑了。这小子蛮有志向,将来必成大器。大约11点,我们正在亲人坟前砍伐枯死的树枝,天说变就变了,下起了中雨,衣服很快就淋湿了,麦田里的土路开始打滑,赶紧收拾家具回家。看着一个个像落汤鸡一样,我突然想起了唐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9565/9ba4d78b74101306.jpg)
上完坟,完成规定动作,大家开始自由行动。大哥他们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小辈们或看姨或看舅,我们决定去看姐。姐家和我们是邻村,仅隔一条马路三四百米远。姐是郭家姨的女儿,比娘小两岁,今年85岁高龄了。姨是娘的堂姐,嫁到我们邻村郭家,姨对娘特好,如亲生女儿一样,相互走得近。姐是姨的老大女儿,还有一个小女儿嫁到我们村,关系也不一般。这都是娘的为作。姐小名叫栓儿,我们从小就称呼栓儿姐。
见到栓儿姐,格外亲切暖心,气色好,精神状态不错,身子骨硬朗,头脑好使,拉着我们一肚子的话要说,一世的情要讲。1995年娘去世后,走动少了,好多年未见面了,我们想念她,她也一直记挂着我们。回想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她们相互帮衬、相互依存的生活点滴,姐仍如数家珍,记忆犹新;回忆娘像大姐一样待她,她像晚辈一样尊娘,娘儿俩一起上山摘槐花、挖野菜、拾麦穗、订玉米等,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同生共荣。两家做顿好吃的,都相互惦记着,你给我端一碗,我给你送一碟,就这样你来我往,关系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娘患病那些日子,姐几乎天天来看娘,伺候娘,陪娘说话唠嗑。姐每每见娘不喊“姨”不开口,不知道的人感觉奇怪,知道的超羡慕娘有这么好的外侄女。1980年我家遭遇水灾,桩基毁于一旦,那短时间,娘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姐天天来陪娘帮忙,安慰父母,送粮送钱,我们家现有的锅碗瓢盆好些都是姐当年送的。娘去世后,姐戴着长孝,哭得死去活来。姐对我们的恩德,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娘儿俩的关系不是亲姨胜似亲姨,不是亲侄女胜似亲侄女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9565/218941df438eb48a.jpg)
看完姐,邀请老家堂哥在镇上吃顿饭,主要是一起说说话叙叙旧。走进饭店,又遇上堡子姨的小儿子盖房举行答谢宴。赶紧送上份子钱,以示恭贺。堡子姨和郭家姨年龄差不多,是娘的一个远门大姐,但因为是同村,关系走得更近。她们都是对我们有滴水之恩的人,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人。
饭间又闻知堂姐住院,吩咐一行人在县城集合,去医院看望。正发愁医院出进门难,刚好看大门的是表哥两口,有迎有送,一切畅通无阻。堂姐患胆结石做手术,是常见病,小手术,主治医生都是熟人亲戚,无大问题。堂姐和我是发小,这些年过得累,光景不如意,身体也爱出麻达。我们安慰姐:心放宽展些,日子要慢慢过,多爱惜自己多保重身体。
下午5点咥一盘浇汤面,为县域经济做点贡献。6点返城,8点到家。清明节的一天,丰富而充实,幸福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