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学期已经开始了,在这个时候家长的工作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园的过程中,我们许多家长朋友往往无所适从,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能够顺利适应,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以下是家长需了解的新生入园的十三忌:


一:一味的妥协,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去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三: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四: “我在外面等你” “我去给你拿......”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给你买奶,这就回来!”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五:“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六:“再哭,再哭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可是我们一线的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这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