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闵大帝。
前几年,我曾经跟人争论过这样一件事。他们说五胡乱华年代是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幸亏有个叫冉闵的人,颁布“杀胡令,”拯救了华夏民族。我持反对意见。我说,胡汉相争,互有屠杀,且大汉一直以来就鄙视和歧视胡人,尤其是汉朝以来,胡人处于劣势,或远遁或成为奴隶。胡汉的互相仇视不能仅仅归咎于胡人。胡人的嗜杀成性故不能原谅,但是,汉人的歧视和压迫也是根源所在。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吗。
结果被人狂喷,说什么忘本之类。
那么冉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杀胡人?难道就是纯粹为了解救汉人?容我从头到来。
五胡十六国的前期,最先兴风作浪的是匈奴人刘渊。他建立汉朝。
他为什么要把他建立的政权叫汉呢?原来,刘邦当政后,曾经鼓励匈奴汉族通婚,刘渊的祖先就娶过刘邦家的女性为妻。所以刘渊自诩为是汉朝的舅舅。因此他觉得,他们家才是汉朝的亲戚。晋朝的司马家族等于是篡夺。他的汉朝后世历史学家为了区别于刘邦的汉,成他的汉朝为:汉赵。因为他儿子继承他当皇帝后,改名为赵。
而刘渊手下有个大将叫石勒的,叛乱,自立,把自己的政权也称为“赵”。这样就有两个赵了。史学家把刘渊儿子刘曜的赵称为前赵,把石勒的称为后赵。前赵的刘曜厉害,当初跟石勒联手,灭了西晋。石勒又灭了前赵的刘曜。后赵一家做大。石勒在当初跟晋朝作战的时候,战败了一个晋朝将领,这个将领归降了石勒。这个将领就是冉闵的爷爷。
当时还没有冉闵。冉闵的爷爷有一个儿子,就是冉闵的爸爸,当时也就十来岁。这时候,石勒的王位已经传给了他儿子石虎。也不是正常传来的,是石虎政变。石虎看到冉闵的爸爸很可爱,就收为义子。并赐予他石姓。冉闵的爸爸娶妻生子,生下来冉闵。当然,那个时候叫石闵。石闵从小在豪门长大,衣食无忧,躲着贵族生活。
石闵长大后,史书称:相貌英俊,孔武有力,很能打仗。成为后赵的大将军,深得当时皇帝石虎的信赖,并带兵打仗,屡立奇功。可以说在后赵是战功累累。为了赵家扩张,可以居功自伟。因此,又是封侯又是升官的,极尽显赫之能事。
石虎的后代们为了争夺皇位,这些个皇子们互相杀戮,石闵也参加了其中一个皇族的争夺。他辅佐一个叫石遵的儿子争夺皇位,这个石遵说了,等革命成功,我就封你做太子。石闵开心得不得了,卖力打仗,终于石遵当了皇帝
但是,这世尊当了皇帝就把当初答应石闵的承诺不提了,反而立了自己的亲儿子当太子
石闵感到很失望。渐渐对后赵的皇帝不满
石遵对他也没办法,因为他掌握军权,位高权重。就想着想逐渐把他的军权减弱
石闵有所察觉,索性直接造反的了。于是乎一生气就杀进宫里见人就杀,当时是血流成河。后赵城里,胡汉杂居。他下令,上一个胡人,武将连升三级,普通人给很多钱。这就是杀胡令的由来
几天时间,羯族的人被杀掉二十多万。别的地方,后赵管辖的,汉人也宠宠欲动,提着羯族人的脑袋来领赏。石闵一看这样下去会失控,就强调,不是所有羯族都杀,是拿兵器的才杀。可是,这谁管呢,谁知道杀他的时候是不是手里有兵器。还是见人就杀。杀了就说他手里有兵器来着。
妈的。没多久,羯族这个古老民族就没球了。石闵恢复了冉姓,当了皇帝,把赵改成了魏。史称“冉魏”。不过这个国家是个短命国家,还没有来得及传给他儿子,就被燕国后裔鲜卑慕容俊给灭了。
这就是所谓冉闵救汉人的过程。最近几年,这种说法更是甚嚣尘上,冉闵的老家河南安阳的一个县,椰树起了一个大雕像,写着:冉闵大帝
参观的人换流不息络绎不绝,解说员也是大言不惭说这个人拯救了中华民族之类的。大放厥词。大肆赞美“杀胡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