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阳节 | 今天除了登高赏菊,最重要的,要向他们学习致敬

重阳节 | 今天除了登高赏菊,最重要的,要向他们学习致敬

作者: 趣读书吧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21:04 被阅读14次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重阳节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岁月会带走人的青春美貌、摧垮人的健康体魄,但是它不能剥夺人的智慧;相反,岁月会让心智成熟、让思想沉淀。

今天,重阳节,就让我们来聆听四位老教授的人生感悟,一起传承和发扬他们修身治学的精神!

李培根

对于我们人来讲,大家体会一下三要素:首先是生存,最基本的,生存当然是生存于天地间;其次是要发展,我们基本上是不愁生存的,主要考虑自己的发展,发展也只是存在于天地间;最后是你自己的价值,价值的体现。价值是使人和动物很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价值体现当然是在人世间,所以你看这就是天地人世。

大家可以体会体会这句话:“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寞也。”我很难去解释它是什么意思。游心于虚也,觉于寂寞也。大家可以去体会。《道德经》里面还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说你学习的是一天比一天多,你悟道的是一天比一天少。少之又少,到什么?到无为也。到无为的时候就是什么?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为学之道要讲“三求”:求是,求新,求和。求是求新不用解释,求和是什么意思?这个“和”是一个世界的和谐。宇宙事实上是和谐的,当然它可能有一个从混沌到和谐的过程,但是它在这个稳定的时期应该是和谐的,我们物理学里很多讲对称,对称是一种美,是一种和谐,我们学习也要悟这种东西。

人有三要素:生存,发展,价值。大家肯定要想自己的价值体现是什么我发现现在中国社会里金钱本位的思想太重。我觉得一个大学的人他不应该是金钱本位的,至少能力是更重要的,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设计自己和社会。

大学生毕业之后也有一个设计自己的过程,怎么设计自己就是怎么发挥自己的能力。一进去的时候就想是2000元一个月还是3000元一个月,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不是说人的价值和钱一点关系都没有,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价值。但不要在进入社会的早期阶段就用金钱来衡量自己。做人要讲仁义,孔孟之道是非常讲究的。我想做人有三信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信仰、诚信和自信

杨叔子

在教育上最大的成就,第一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过程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创新归根结底就是素质教育。考察中国的教育发展,我认为在教育思想、教育过程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素质教育体制。

回忆一件事情,有天上午,有一位报社记者采访我,问我说,您五月份在一个高职学校讲课,您给同学鞠了个躬是吗?我就说是的。他又问我为什么要给同学鞠躬呢?我回答说,我从今年年初的抗冰雪灾害中,特别是从四川抗地震灾害中,以及后来的奥运会期间,我在“80后”、“90后”,乃至于“00后”身上看到了极大的希望,正因为他们大有希望,所以我向他们鞠了躬,他们让我感到后继有人,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

奥运会开幕式上我最欣赏、最感动的镜头就是姚明牵着八九岁的林浩入场时的场面。我看见林浩挥舞着五星红旗,我感到不仅是“80后”、“90后”是大有希望的一代,“00后”同样也是大有希望的一代。所以在正题开始前,讲到了我向高职的同学们鞠躬,但事实上,我更要对你们,这些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博士生,这些即将走向未来创业的人鞠个躬,你们让我感到我们后继有人!谢谢你们!

进一步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问题就是什么叫作素质?谁都有素质,只是分好坏而已。我们讲的素质教育是指好的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先天因素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因素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环境因素,另一个是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包含三个部分: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尤为重要

个人因素也包括三部分:学习、思考和实践。个人素质如何,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当然承认先天影响,也要看到个人努力的关键作用。人之为人,正在于人有主动性。学是基础,学习是最基本的。如在印度和非洲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狼孩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人性明显弱于动物性。

但是只有学习也不行,还要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机器人和国际象棋大师的比赛,第一局机器人胜,第二局机器人输了,原因就是象棋大师走了一步超出了机器人程序设定的棋。我上小学第一年时连加减乘除都不清楚,但正因为我肯学习,乐于思考,我的成绩才能突飞猛进。所以不要满足常规思维的局限,因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也大有可以思考的空间。

欧阳康

有一个概念叫“学习能力”,实际上学习能力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是我们读书看报写文章,而广义的是指生命力,是根据对象和外部世界的变化来调试自身的能力。

在日本的广岛纪念馆里放置着两块经历了那场劫难的普通的砖头,旁边的解说词写到“你可以自由地去触摸”,以手触之,会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因为本来很普通的砖头,在原子弹的高温烘烤下已经变得格外坚硬和扎手,可以想象人类的生命在原子弹面前的脆弱。德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实际上,20世纪人类从现代化走向全球化,首要的标志就是世界大战,是以人类自我推残作为标志的。日本有一位著名学者池田大作,他在20多年前写过一本书叫作《展望21世纪》,他在书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表述,说“人类经过几千年形成的近乎无限的建设能力,由于它的不合理使用,正在转化为近乎无限的破坏力”。当人类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力量来推毁人类自身的时候,应当如何去正视它们?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人。现代化和全球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让每一个人都直接与全球产生联系,而且使全球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展的空间。

高校承载着三位一体的使命一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更为重要的是要突破保守,推进创新。教育本意是要保守和传承,是要后人跟着前人的思路去学习、去行动、去生活。大学的产生是为了要传承文化,因此就其功能而言,大学是具有保守性的。但是我们现在要赋予教育以创新的意义,要教会后人继承前人,又要勇于和善于突破前人。这对我们的教育体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教师的水平和素养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此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人类智慧,强化社会服务,创新先进文化。

张端明

青年应立志创新。2012年以来,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发明专利申请量、研发人员总量、国家高新科技开发区数量等指标逐年走高。这数据背后反映的正是国家为实现创新驱动作出的不懈努力。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以科技创新驱动,国家走出了一条自主自强的社会主义特色道路。

青年人的志向就是要和祖国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青春才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我们高校师生指明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牢记家国责任,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志向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燃烧青春、投身奉献。年轻人就应该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严一点,就从努力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开始。尽力而为,努力而为,文科生同样是创新驱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诗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泪沾衣。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活到老学到老

平凡的一句话

却是做人的大意境

老一辈学者孜孜不倦、一心治学的崇高精神让我们感动,这种精神必然会激励更多的青年,激励我们更加地努力勤勉、立志成才。

这个重阳节,除了登高望远思故乡,我们还要多倾听老教授的话,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趁人生正当年,去学无穷的知识吧~

推荐阅读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

(7-10卷)

作者:杨叔子 欧阳康

内容简介:

第七卷收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的40篇讲演稿,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主题按其内容分为“大学与人生”、“哲学与科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与社会”、“文学与艺术”等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精彩的讲演稿。演讲者中有国内外知名学者杨叔子、李培根、严陆光、刘献君、汤一介、李醒民、钟南山、吴玉章、余秋雨、欧阳康、陈来、邱仁宗、张世英、郑杭生等。

第八卷收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的36篇讲演稿,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主题按其内容分为“大学与教育”“ 哲学与科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思潮”等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精彩的讲演稿。演讲者有国内外知名学者杨叔子、方方、许纪霖、谢友柏、戴尅戎、欧阳康、易中天、孟建伟、赵林、阎学通、张曙光、蓝志勇、顾肃、彭林、杨慧林、林安悟、葛剑雄、冯天瑜等。

第九卷收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的33篇讲演稿,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主题按其内容分为“社会与文化”“哲学与科学”“中国与世界”“文学与艺术”等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精彩的讲演稿。演讲者有国内外知名学者方朝晖、林火旺、张曙光、刘大椿、吴国盛、俞可平、邓晓芒、李工真、洪俊浩、资中筠、童庆炳、赵林、林少华、韩少功等。

第十卷收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的31篇讲演稿,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主题按其内容,分为“大学与教育”“哲学与科学”“中国与世界”“文化与人生”“文学与艺术”等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精彩的讲演稿。演讲者有国内外知名学者李培根、熊明辉、石毓智、陆学艺、李天纲、钱耕森、陈望衡、徐蓝、邴正、卢秋田、彭林、欧阳康、陈思和、林少华等。

作者简介:

杨叔子 男,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和顾问。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欧阳康 男,1953年生,四川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知名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哲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学生事务协会主席。

多次获国家、教育部和省级优秀成果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物理发现启思录》

作者:张端明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现代宇宙学素描、高能粒子物理学剪影和应用物理撷英,通过生动典型的物理发现案例,尤其以21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为载体,介绍物理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态势,阐明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重大的基础研究突破往往导致新的技术跃进和产业提升,使读者感染到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崇高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等),从而达到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因此本书选材新颖、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体例别致、文辞优美,是一本集科学普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别具创意的优秀科学读物。

本书面向所有具有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准干部、学生、工农兵,尤其适用于高等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端明 男,76岁,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湖北省物理协会理事、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物理与凝聚态物理。多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包括自然科学成果奖、科学进步奖等。他率领课题组构建的脉冲激光沉积动力学被载入国际材料科学巨著《Comprehensive materials processing》第13卷。

-END-

相关文章

  • 重阳节 | 今天除了登高赏菊,最重要的,要向他们学习致敬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

  • 九九重阳节,赏菊饮酒,偕老踏秋

    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九九重阳节,相信很多朋友除了与亲人 登高远眺、赏菊花和插茱萸外,最看重的就...

  • 古风彩铅画涂色:重阳登高赏菊饮酒 附绘画过程

    今天画的古风人物彩铅画涂色:重阳登高赏菊饮酒。过两天就是重阳节了,古人有登高的习俗。祝大家国庆和重阳节日快乐!简单...

  • 重阳节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民间在重阳有登高望远、喝酒赏菊的习俗,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今天是重阳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今天刚好周日,...

  • 2017-10-28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九九重阳节,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老人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

  • 重阳节登高赏菊

    登高兴赏望家乡,绽放金菊处处黄。 叹观景丽峰秀美。红山遍野朵花香。

  • 重阳节的那些诗句

    今天是重阳节,还记得重阳节的那些诗句吗?思亲人,佩茱萸,赏菊花,登高望远……重阳的这些习俗,你还知道哪些? 以上图...

  • 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它有很多的习俗,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 但在这天最重要的还是陪老人过节。

  • 古人怎么过重阳?30首重阳诗词或许能给你答案

    今天是重阳节,这个传统佳节自古就是人们登高望远、饮酒赏菊、思乡抒怀的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阳节 | 今天除了登高赏菊,最重要的,要向他们学习致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e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