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现象级热剧——《都挺好》,因为剧中人物的极端性格展现引起了大众的疯狂吐槽,懦弱自私遇到问题永远回避的苏爸苏大强,看似温柔可靠实则愚孝自大为了面子而让老婆孩子受罪的大哥苏明哲,还有嘴巴上孝顺实际啃老充大还对亲妹妹拳脚相向的二哥苏明成。
《都挺好》苏大强表情包在一片骂声的背后,马上也冒出了理智的声音,指出电视剧对原著的不少改编,将丰富多面的复杂人性,改成非黑即白只有二元对立的情绪煽动,男的就渣到地底,女的就独立自强。大结局将苏家男的都洗白了反而引起了观众们的不满。按“Sir电影”的说法,是因为大部分观众们看剧并不需要因丰满人物让人换位思考的讨论,只是为了宣誓三观和宣泄情绪,只需要反对,不需要反思。相比起过去娓娓道来,值得细细品味的电视剧来说,现在的热剧实在是相距甚远。
不可否认无论是电视剧还是书籍短视频,更有贴近生活引人深思的内容更加“优秀”,但“优秀”并不代表“需要”。在《都挺好》之前火得引起全民关注是《延禧攻略》,这两部剧被业界归纳为一个共同点,就是“爽剧”。《延禧攻略》里女主魏璎珞对反派的一路碾压让我们大出恶气,《都挺好》让我们骂得酣畅淋漓,这样给观众带来“爽”感的剧情得到追捧。就如其中的评论所说,以前的剧目优秀,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了,需求也变了,在焦虑高压的日常中,更希望能在休息时获得放松的体验。
“Sir电影”文章《都挺好删了什么》 读者评论并不是只有“优秀”才值得称赞,“平庸”也有它存在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在抖音因为吴亦凡的回应而火了的李雪琴,相比起抖音里其他各类精心设计桥段而爆火的视频,李雪琴的视频非常简单,就像是生活中最平常,没什么意义的对话。像跟吴亦凡互动那篇内容就是“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看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或是“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你看这门,你吃饭没捏”,每一篇都类似这种模式,而目前李雪琴的抖音账号已经有将近400万的粉丝。
火了就会被扒,当发现朴素简单的李雪琴其实是北大本科毕业,研究生读的是纽约大学的背景之后,就有人开始骂了,说作为国之重器的北大高材生,不干正事,把自己荒废了。李雪琴在跟GQ的访谈里回应说,“人家说你是北大的你要怎么怎么样,我说北大的为啥就不能做个废物呢”,“我一路上见了太多满脑子是精英意识的年轻人,生活中最朴实平常的事情,总要上升到一个价值上,认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就怎么怎么地了”,“我只是想给看我视频的人在这2分钟的时候带来快乐,即使我也非常清楚这是短暂的,这就是我想的”。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给了我蛮大的冲击,“北大毕业生”与“废物”,还有到底什么是“精英意识”。再联想起《都挺好》这类爽文热播后被其他“优秀”电视剧角度的“批判”,我好像懂了。“精英意识”是认为人生就应该追求卓越,其实相信像007er也是一样的,我们希望能坚持付出,逐渐进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我相信这没错,但不能因为这样,就站在“精英”的高位上随意批判别人。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不应该用一个很标准的价值观去说教别人或引导别人”
道理很简单,但应用起来却好难,就像自己平常在工作中,发现同事有做的不符合自己预期要求的时候,就容易按自己是对的的高度去做评判,而忽略了对方的心路历程和思考角度。在此也仅分享一个书中的小策略——“当你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时,要注意保全对方的面子,让对方在满足你的要求的同时,承受最低限度的尴尬或羞辱。如果你替对方着想,他们就会更喜欢你。”这是与人更友好相处的实践方法,但我也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需要更多的包容和谦逊,特此共勉。
延伸阅读:
Sir电影:《都挺好删了什么》https://mp.weixin.qq.com/s/5ifJ6GhzJSHf8h7uofy_dQ
GQ:《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让别人快乐》https://mp.weixin.qq.com/s/f_-z2L-8E_Pc70MuyrYET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