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乐乐的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到疫情之后开学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绪特别容易控制不住,比如:
事件1:在数学课上,老师要求订正一道题时,陆续给出了几个不同的方法解题,乐乐产生情绪没有顾忌到班级纪律大声说道:“我就不订了,我就保持自己的想法。”他在自己的着急、生气中抽抽答答地哭泣起来。
老师很生气,叫乐乐站起来说道:“你还是数学组长,还是科代表,怎么做的带头作用,老师就是教你们7种8种解题方,你也要抄写下来。。。有什么好哭的呢?”
事件2:下午午休结束,之前是有老师会打开电脑给同学们看投影,并且告诉了大家,同学是不可以随便动老师电脑的。乐乐在周五午休结束后,自己去打开了电脑,说是想看投影。同学投诉说他随意开老师电脑是违规行为。
事件3:英语课上,老师有教两个新的单词,乐乐理解是它们和老师讲解的前一个单词没有关系,他的以为老师是展开讲解,大声讲道:“他们之间有毛关系。。。”
听老师说完这几件事,我的大脑有点蒙,没有理清楚是孩子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是孩子有各种违规现象而且影响他人,我回应老师回来和他沟通处理。
见到孩子,他主动告诉我说:“妈妈,今天我要写一份检讨书给数学老师。”
我用好奇的语调问道:“哦,为何呢,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孩子和我描述了整个过程,在事件1中他强调的是我有权利撑握一种方法会解就行了,抄那么多累人。后面两个事件是明显违反纪律,而且有讲粗话,他听到这是违反班级规则时,说到:“老师有讲,我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这样。”
针对事件1,他不容易接受,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他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有权利有自己的想法的方式在引导他。他抄写了一次,有了一个掌握了的解题方法,老师再给出多的解题方法,他不愿再抄写,也担心下课前把老师要求的练习册写完的计划完成不了,着急起来,情绪爆发,出现不顾情境大声说话拒绝抄写和哭泣现象。
我提醒自己要有觉察,不可随着情绪走,先定定自己!
如果我现在说老师是为你们好,教给你们多种解题方法,你应该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全部掌握这些方法,尊敬你喜欢的老师,不可以当众反驳,哭泣不是男子汉。。。。他应该会感受到是妈妈对他的不接纳,不认可。这里面有你是不好好学习、偷懒、挑衅老师和老师作对的坏孩子等,这和之前我们养育中一直坚持的允许他有自己的想法这块也违背。
在这样想着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图:自我、他人、情境在一个圆中协调地各占三分之一的沟通模式关系图,但是事件1中,好像三者的比例是明显地分配不均了。我没有去说孩子的是否应该抄写多解题法,这个相信在以后的经验中他自己会有感受多方法解题是需要还是不需要。现在我对他是希望他有一个社会性的概念出来,可以照顾到当下的情境和他人,不是还处在一切以自我中心的前运算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里2-7岁期)。毕竟已经过完8岁生日了,我们需要有一个关于成长的谈论,现在乐乐已经是进入到具体运算阶段了(7-11岁),一个去自我中心化的阶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6530135/cde7a1aa91cc0944.jpg)
我试着用画图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和孩子眼睛对视着讲到:“宝贝,你现在是8岁了,成长到一个新的大孩子阶段了,恭喜你的长大哦,所以妈妈会用和大孩子沟通的方式来和你谈话,可以吗?”
乐乐感受到我传达的是说长大是件很酷的事情,欣然接受着。
“你看在这件事里面,有你自己、有你的老师、有你的整个班级组成了我们这个发生的当下,是个大圆圈。当你在上课时大声说不要抄写了而且有情绪发泄在哭泣时,你看到了吗?这个圆圈里,你自己的那部分好大,都盖住了老师和其他人。这时候,我想他们感受是不舒服的,大家都是喜欢有界线的,这样相处才会舒服,不然就会觉得象是自己的位置被人抢走了似的,会觉得受到侵犯,你有过那样的感受,不舒服,对吗?”
此时,我对孩子在幼儿园就有形成的界线感是真觉得幸运,“爱和自由”从小就培养孩子清晰的界线,并遵守这份界线的不打扰规则,他能明白到自己、他人、环境的概念的关系。
讲到这里他的情绪一直都是稳的,自己看到也明白了那个行为是不妥。
那接下来就是需要讲针对情绪,乐乐是激进型孩子特征的明显表现,就是情绪会来得快而且当下很大能量,容易控制不了爆发,爆发后去的也快的那种人,这个影响就是在他爆发的时候,他身边人感受会非常不好,要不想远离他,要不想反控制他,他自己也在和朋友交往中有体验,朋友和他之间无法真正亲密相交。
控制好情绪对他确实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事情,而且之前我也一直都是对他表达他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如果想哭是可以哭的。
可是现在,进入8岁,有了那种需要融合社会化的需求。我对他、老师同学朋友(社会)对他自然随着成长有了多一些的期待和要求,怎么办呢,这个情绪该怎么管理呢?
乐乐说,“我在学校会尽量控制的,我会想着回来见到妈妈再放声大哭。。。可是如果我实在控制不了,我也会哭的。”我回答:“当然可以,你实在控制不了是可以哭的。”
目前,我能做的只是陪伴他自己来感受这份他意识到的想控制情绪,以及控制不了仍然可以哭泣的接纳,看看会发生什么,我 也是未知。带着对这份意识的看到与允许的接纳,伴着好奇,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6530135/43f9c35ec8986cd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