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时父母说要好好学习,上学时老师说要好好学习。
到底什么是学习?如何才能算是学习?
说实话,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
皱着眉头看资料就是学习了吗?
把资料一遍又一遍的背,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就算是学习了吗?
为什么我们背熟了,考试过后就迅速忘记?这样的背诵能有什么用?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上学时记忆力还好,为什么工作后记忆里那么差了呢?
直到我看到《Make It Stick: 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中文名: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后,我才恍然大悟,学习原来是这样。
学习到底是什么?六个字,编码,强化,检索。
编码
比如你是学跳伞的学生,站在碎石坑里看教练讲解如何跳伞。
你的大脑把对跳伞的知识转变成化学和电子变化,形成你的心理表征。
但是这个感知转变成大脑里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不能让你完整的理解跳伞是怎么回事。你或许能理解了整个流程和要点,但其实不知道如何去运用。
这个过程就是编码,这个在大脑里的新表征就是记忆痕迹。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标签纸上随意写下的笔记,这就是我们的短暂记忆。
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每天都充斥着这种短期的记忆,幸亏有遗忘的存在,可以清除这些记忆。
但是,有些经历和学习的记忆我们想要储存下来,必须变得更清晰,更持久。
比如你还是那个跳伞运动员,如果很多细微的动作你根本记不住,那么让你触地时会扭伤脚踝或者重伤在床。
强化
为长期记忆增强心理表征的过程称之为强化。
新学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它的意义没有被充分组织,因此也容易被改变。在强化阶段,大脑重新组织和强化记忆痕迹。
强化会发生在几个小时后或者更长的时间后,对新材料进行深加工。
在强化的过程中,科学家相信大脑会重新对学习进行组织,比如赋予意义,填充材料中的空白,和以前的经历及储存在长期记忆里的其他知识相联系。
先学的知识是给新学的东西赋予意义的前提,形成这些连接是强化阶段的重要工作。
仍然以跳伞运动举例,先前学习大量的运动技巧,自我意识和先前的经验,都可以和跳伞知识产生连接。
同时,睡眠有助于记忆连接,但是不管怎么说,强化和把新学的东西转化为长期记忆都需要一段时间。
大脑如何强化新知识的过程可以类似于写文章的经历。
一开始的草稿是潦草的,不精确的。你发现你要说的,就试着写下来。经过几次修改,你调整篇幅,删除不相干的观点。然后,你把它放一边让它发酵。
一两天后,当你重新拾起你的文章,你想说的东西在你脑中会变得更加清晰。
有可能你会觉得可以写三个主要的观点。你为这三个观点添加读者熟悉的例子和支持性信息。你把你的论证重新布局,组织在一起,让它们更有效,更优雅。
类似地,学习某个东西的过程也常常在开始的时候让你感觉无规律和难以操作的,分不清重点和非重点。
强化会帮助组织和巩固学到的东西,而且要过一段时间进行检索练习。
之所以要检索,是因为从长期记忆库里检索一段记忆可以增强记忆线索,并同时再次修正它们,比如和最近学到的东西联系。
这个过程称之为再强化。
假设在跳伞学习的第二天,你在碎石坑里开始你的跳伞练习。你努力回忆正确的姿势,并调整自己——脚和膝盖要在一起,膝盖稍微弯曲,眼睛看着地平线。
但是在你快落地的时候,你把胳膊伸展开了,忘记了要把胳膊紧紧地靠紧你。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摔坏胳膊或者脱臼。
不断的重建你的学到的东西,这样新学事物中的关键会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会被强化。
但是,如果你只是快速而重复的练习某事物,不管你是在练习跳伞还是背外语单词,你都只是在短暂记忆的层面进行学习,而且只需要很少的心智努力。
你看起来学地挺快,但对你的长期记忆并没有多少用,因为这根本不是持久有效的学习。
相反地,当你让你的记忆消退一点,比如通过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这样看起来你需要更努力的去检索,你的表现也不是很完美,而且你会感到很沮丧。但是,你的学习是深入的,而且你下次再检索的时候会很轻松。
检索
持续的,艰难的学习需要我们做两件事情。
第一,当我们编码和强化一个新材料,把它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时,我们必须把它锚定住。
第二,我们必须给要学习的材料赋以多种线索,这样可以让我们以后去回忆这种知识。
尤其是第二点,设置有效的检索线索是学习中经常会忽略的一方面。这个工作不仅仅是把知识转换成记忆,在我们需要它的时候能够检索到它也是很重要的。
心际花园的建议
1. 学习就是编码,强化和检索,就是这么简单。
2. 编码的东西的时候重在理解,一定要和以前学习的东西联系起来哦!
3. 编码后不要急着去重复,留出点时间来让大脑自己去强化,一般是6小时或隔天去检索更好。
4. 检索很重要,在编码的时候去想想有哪些可以检索的线索。
作者简介
奋翼,知识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喜欢分享真诚而有趣的智慧,微信公众号“心际花园”创办者,目前发布文字数超过二十万。如果你喜欢,就关注微信公众号“心际花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