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学会做学生的自己人。“自己人”往往是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可以是血缘、地缘、姻缘,也可以是理想、兴趣、爱好、利益,甚至年龄、经历等。
要成为学生的“自己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尊重学生,主动亲近学生。
2.与学生保持同体。
3.用学生熟悉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沟通。
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和学生亲密无间,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以上是老师做学生的自己人,家长更需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家人一直都是自己人啊!孩子跟家长叛逆,就说明在心理上已经是对立面了。所以家长也要学会跟孩子做自己人。
我班里有个优秀的小班长,有一段时间情绪不对,家长感觉到了就跟孩子聊天故意引导原因,结果孩子哇哇大哭,说了自己的小理由。原来作为班长他要管理同学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不开心就用友情来威胁,孩子在责任与友情中特别为难,失去了朋友的理解心里特别难受。天哪,这对孩子来说还真的重要的大事。如果家长说:“这算啥事,不跟他们做朋友换朋友不就完了吗?”孩子的需求没解决,家长也不理解自己,干脆以后就啥都不跟家长说了。距离和叛逆也就是这样积蓄出来的。这位妈妈很睿智,自己没主意又觉得很重要就来请教我。我给妈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人们产生认知冲突后,解决办法一个是改变认知,一个是改变行为。就这个孩子来说,朋友和责任不能同时得到,选择改变认知,那就妥协,不选责任了,对朋友破例。另一种办法是改变行为,我建议她提议给孩子,给好朋友写封信,说出自己的苦恼,也许朋友能理解就退让了,这样可以两全。妈妈高兴的回去执行,成了孩子的自己人。我提示妈妈,一定肯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然后问孩子这样做可行不?而不是一定这样做。那么孩子以后再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跟妈妈商量,叛逆从何而来呢?
自己人,还可以我可以用在同事,亲人,陌生人之间。总之,谁还有相关的自己人事例一起来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