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期盼已久的暑假如约而至,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也回来了,自3号放假以来一直持续高温,三伏天还未到却已让人体验到酷暑难耐!一直拼命工作的太阳今天终于有点撑不住了,眯起了眼睛,打起了盹儿,悄悄地躲进了云层里。天公作美,今天一定要带着儿子,回家看看。
儿子骑着电动车,我坐在后面,迎着夏风出发了。看着儿子宽厚的肩膀,娴熟的驾车技术,听着儿子浑厚的嗓音,忍不住感慨:真是时光催人老呀!不经意间,儿子已经二十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的父母都已年过七旬,头发斑白,皱纹深深地刻在脸上……
一路上,夏日的热风肆意地吹着,不知疲倦的知了开心地唱着,夹杂着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路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散发着蓬勃生机,让人心生愉悦,回家的感觉永远是那样的舒服,激动,兴奋。一眨眼的功夫,已经到家了。远远地我已看到了母亲坐在门口,她的手里永远有洗不完的东西。
我的母亲是个爱劳动闲不住的人。虽然已经70多岁了,仍然不服老,总想通过劳动体现自己的价值。父亲说她刚刚从花园里干活回来,每天挣60元工资。看着母亲日渐削瘦佝偻的身躯,粗糙如干树枝的双手,尤其是手臂上暴起突出的青筋,阵阵辛酸从心底缓缓涌起,我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个性子急躁、风风火火、永远不服输的母亲。
我小时候,父亲是民办教师,没日没夜地在学校里忙碌着。挣工分,照顾子女,干家务等事务就落在母亲身上。后来,因建造瓦房,欠外债太多,父亲选择去陕西经营毛笔生意,家里的一切全部由母亲负责!
记忆中的母亲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为了还债,能干的母亲不仅要照顾我们姐弟四个,还养了一头母猪,下了一窝猪仔。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她已经早早起床,做饭,喂猪,然后再去上地干活。晚上,村子里各家各户的炊烟袅袅,我家的大门仍然紧锁着,我和姐姐、弟弟站在村口不停凝望,直到太阳落山,天黑得几乎看不见人影,才等到母亲扛着农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来不及喘口气,放下手中的农具,去打水做饭。
在父母的齐心协力下,我们家的日子渐渐好转。草房变瓦房,瓦房变平房,又在公路边买了地皮,盖了小洋楼。我们姐弟四个在父母的疼爱中渐渐长大,直到个个成家立业。但在父母眼里,我们仍然长不大,永远是他们的牵挂!
勤劳是我父母的本色。闲暇之余,他们利用边角废料的土地来种菜。肯下功夫的他们施肥、浇水,种的青菜长势喜人、新鲜水灵。不仅供我们姐弟几个吃,还不时送给左邻右舍!
刚刚吃完中午饭,母亲像是做错事的孩子,既想陪伴我们,又想去干活挣钱。便不停念叨着,下午去花园里干活,是两人组,若她不去,那个阿姨没法完成。我理解母亲,她闲着如同害病一样痛苦难受,每次我回家让我帮着数她去花园干活的积分卡,每张或50元,或20元,看见母亲那抑制不住的喜悦与笑容,其实我的鼻子却酸酸的!"妈,我每天给你50元,你别去干了,70多的人了,健康第一呀!" "那不行,去花园里干活,有人陪我说话,心情舒畅,还能挣钱。你们上班挣钱不容易,花销大……"无论我怎么劝说,却说服不了母亲。
下午1点3O,正是高温又困倦的时候, 望着母亲推着三轮车,冒着酷暑去花园里干活的背影,望着母亲瘦弱单薄的身子,我忍不住泪留满面。从前的日子已渐渐远去,我的父母越来越老了,我唯一能做的,带上老公,带着儿子,常回家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