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读书,9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基本每个人都上过,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平步青云,迅速理解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想要掌握的,而有的人为什么学完了、看完了就过了,没有然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有的人能快人一步。
目的
做什么事情,都有目的,上课时老师会在讲课的时候点名这是重点、看书时书中的目录会告诉你哪些是重点,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的重点是学习、是考试那么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理解老师讲的重点呢?对的,刷题。在刷题时,你才知道自己的那些内容是学会了,那些内容是不知道的盲点,知道的可以带过,不知道的可以重点攻坚,请教老师,请教同学,目的就是一个,拿下重点知识点。
而我们看书的目的又是为什么呢?那就要看你读的是哪一类的书,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心理学是为了研究人类的心理,例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需要实践吗?实用类的书籍,例如高效人士的七个方法需要实践吗?操作类书籍例如:手工活之类,需要实践吗?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想清楚了再往下看。
计划
小明今天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喜欢的书,非常高兴的结账,准备回家心里想着:我今天就开始看,也许一个星期就能看完。”到了家,开心的跑到家里的书房,打开灯准备阅读,打开灯后,发现书桌上还孤零零的躺着上个星期说要看完的书,才看了3页,而后面的书架上躺着一书架的书,有一大部分没有拆过,还有一半看过一小部分,再看看自己受伤的书,瞬间又没了兴致。
你是不是也一样呢?买了很多的书看完了的却没有几本,看多一些的倒是有不少?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如何才能读完一本书呢?有计划,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要如何才能达到我之前的目的呢?你要有计划,可以在看完目录后,想想自己要如何去一步一步的总结出独属于自己步骤和方法。
实践
就如同百米赛跑一样,你跑了90米,剩下的10米你要怎么办?当我们有了目的,有了计划,有了方法和步骤,你还剩什么?
实践,是我们学习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很多人都有了前面的目的和计划,却死在了实践上。为什么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尝试后,发现不行,就放弃了。还记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吗?下面和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小故事: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
值得一提的是:牛顿在1687年才第一发表有关万有引力定律,这其中有多少次的尝试和多少次的失败呢?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大家都有第一次尝试,失败,第二次换个方法或者方式尝试。失败是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都是在讲这个道理,你的实践尝试和改正过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