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第二定律:需求对价格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逝时间长度成正比。
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选择)会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能够选择更多的替代方案,能够形成更多的对策。
我的理解:随着各方面进步(科学技术发展),人们会拥有更多选择,会重新定义生活、工作、幸福。
2. 需求的价格弹性
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价格稍微变化,需求量很大变化。
假设价格变化为2%;需求量变化为5%;
公式=5%÷2%=2.5,弹性大于1。
奢侈品(名表):弹性大于1;必需品(盐):弹性小于1。总结:1.由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永远是反的,价格稍微变化,需求量变化很大;2.所以弹性永远负数(不一致),提弹性讲绝对值就行。
3. 需求曲线上弹性处处不等,价格越高弹性越大
公式=2(价格变化量)÷5(需求变化量)=0.4
一条需求曲线上面,斜率(蓝线)是处处相等,但同样一条需求曲线上面,每一点弹性是不一样。
每一点弹性都不一样,会渐变。价格高,弹性大于1,就是奢侈品;当价格跌到一定程度,这种产品就变必需品。
4. 商品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取决价格
同样一种商品,它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没有定数,取决于价格高低。
举例:水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1.水资源特别匮乏地方/沙漠,水很珍贵/奢侈品;2.水资源丰富地方,浇花、做喷泉/必需品。
10年前-30年前出租车是奢侈品,现在呢?
5.“垂直的需求曲线”
不存在垂直需求曲线:无论价格多高,需求量都不变。通常称为刚性需求,简称刚需。
6.人会寻找替代方案
1.当盐价格高到一定程度(试想古代);2.人们就一定会想办法寻找别的替代方式;3.最后生病、死亡也是替代方案。
7.几千几万年不变的人性规律
1.第一栏,每千瓦时蒸汽发电最大用水量179,1.3是最小用水量;2.说明人能够发挥巨大能动性寻找替代方案(能动性=想办法),适应身处环境。3.用水多少才好?没有统一答案,得看所处资源环境。总结:人们面对资源稀缺困难,会寻找替代方案。
举例:1.芝加哥,它面对密执根湖,湖水非常冷,适合冷却;2.炼钢厂设在那里,冷却费用非常低;3.但炼钢厂离煤矿距离远,运输成本就增加;4.商人要决定,不是用水量最小化,不是运输成本最小化,是所有生产成本总的最小化。
阿尔钦特(经济学家):“这些统计数据是1956年,但经济学规律,比1956年古老得多,这是人性的规律。”
8.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弹性会越来越高
需求第二定律:1.每当出现新情况,出现新冲击;2.人们寻找替代方案范围一开始并不大;3.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选择替代方案会越来越多,对策越来越多。
举例:1.石油价格刚涨,汽油需求量并不会跌;2.暂时找不到好替代方案;3.但石油价格一直高涨,一直不跌;4.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替代方案(需求变供给:看到商机);5.人们不可能石油涨价第一天,就卖耗油大的汽车;6.但一两年后呢,买车要不要考虑耗油问题,汽车生产商也会对这种现象做出调整。
9.“税负分担原则”的应用
需求第二定律税负(意外)分担原则应用:1.突如其来冲击,到底是买卖双方,谁承担这个税负;2.答案: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税负,而谁的相对弹性越低(谁没有其他/更好替代方案),它承担的比例就越大。
养老保险:1.雇主和雇员是谁付的养老保险呢?共同负担;2.谁付多,取决于谁更需要这份工作,更需要的谈判能力就越低,就会承担更大比例的税务负担。我的理解:1.如果老板更需要这份工作;2.一开始没法给你更高工资,但为留住人才给你更多锻炼/成长机会,培养也是一种付出(更好吃喝住);3.付出不单单是金钱。
产交易税:1.房产交易税谁负担?买卖双共同负担;2.谁付得多?看谁更迫切地想要达成交易。3.镜头再拉远一点,会看到,每一个人既是需求者也是供给者。
1.我需要这份工作,我卖的是劳动力,雇主买的是我的劳动力;2.雇主好像是个买家,但雇主后面还有消费者,买雇主所生产的产品;3.供应者、需求者是一环跟一环连接起来,税负会像涟漪一样,向整个社会一层一层、一波一波地分摊出去。
总结:1.任何一种成本,都不是仅仅由买卖双方付的;2.买卖双方,他们又会进一步把他们所承受的税负,向跟他们打交道的人、跟他们做交易的人分摊出去。税负/好处分担原则:1.如果你老师得诺贝尔奖,最大收益人是他;2.但他的学生、学校、国家也收益,好处也是这么一层层地分。
10.法律无效定律
香蕉税:1.如果政府规定买香蕉人必须付香蕉税,实际是谁付?谁更需要这份交易;2.买香蕉人不买香蕉,还有其他水果可以选择;3.卖香蕉人呢?它的弹性(选择)可就低了;4.香蕉今天卖不出去,第二就会坏掉;5.卖香蕉人更有迫切需求,要把香蕉卖出去。
总结:不管政府规定是什么,卖香蕉人:“表面上政府规定是要由买香蕉的消费者付税,但我可以替你付,因为我实在很需要把香蕉卖出去。”反过来:1.香蕉涨价:物价高,生活水平高;2.人们对该地区工资要求更高(北上广深)。总结:税收最终会向涟漪一样向整个社会分摊。
1.政府额外地征收一笔税收,实际是由买方付,还是由卖方付;2.正确答案:他们双方共同付;3.而谁付的更多则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对弹性;4.而这相对弹性的大小,跟政府的规定本身没有关系。
婚戒到底谁付:1.男女结婚时候,男生要给女生买婚戒,基于风俗习惯,规定是由男生买;2.学会"法律无效定律"后,就明白婚戒到底谁付;3.正确答案:婚戒是共同买的,谁付多,谁付少,取决于谁更迫切地想要结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