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书是《冷血》,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卡波特用这部作品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非虚构小说”。
《冷血》《冷血》的创作原型是一起残忍的凶杀案——1959年11月14日晚,美国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的农场主克拉特一家被两个凶手杀死了。警察很快就破了案,凶手是两个流浪汉青年佩里和迪克。
杀人的原因,是这两个青年认为克拉特家里一定会有装着一万美元的保险箱,他们要抢走这笔钱。但实际上,克拉特家里没有保险箱,也没有一万美元——作为一个农场主,他一直用支票支付款项。
作家卡波特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报道后立即决定把它“写出来”,但他并不想写成普通的通讯报道或者纯粹的虚构小说,他觉得这个案件适合开创一种新的文体,那就是“非虚构小说”。
用卡波特的话来说,这种文体应该“像新闻一样真实,像电影一样有画面感,像散文一样自由又有深度,又像诗一样精准”。
《冷血》作为一本经典作品,曾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纪实作品”,光在美国就出版发行了500万册。而卡波特也因此一战成名,从一个混迹时尚圈的普通作家变成了一个书写美国社会面的重要作家。
在书中,卡波特塑造了两种层面的美国人,一种是受害者克拉特一家代表的中产阶层,他们遵纪守法、勤劳能干、追求美好生活,是美国秩序的中坚力量。
另一种则是以凶手佩里和迪克所代表的社会底层,他们穷困无知、没有理性、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一旦这两类人不小心相遇,那么注定会发生悲剧。
回想一下2021年初发生在美国的那场惨案,连同中国留学生在内的8名无辜者被一名黑人男子枪杀,原因只是他认为自己是撒旦的代表,要向整个社区、人类复仇。
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极端荒诞的理由,但在美国社会的底层群体中,持有这类极端想法的人非常多。
现在很多美国媒体、文化界的人都在抨击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使得整个社会走向分裂,个人极端主义盛行,社会精英群体与底层普通民众的隔阂越来越深,同时种族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从这一点来说,卡波特的《冷血》就像一个冷酷的预言,在20世纪50年代就预言了美国社会的未来;同时又像一面镜子,从一个案件中照出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全貌。
可怜的农场主克拉特一家,待人友善。夫妻俩通过辛苦劳动换来了全家衣食无忧的生活,儿女们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有美好的未来。
他们拥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在被杀前,克拉特刚刚购买了一笔价值4万美元的保险,防止自己如果不幸去世,妻女依然能够拥有体面的生活。
但反观两个凶手,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佩里和迪克生长在社会底层,从小没有享受过安稳的生活和家人的温暖,对社会和他人都抱有仇视的态度。
佩里小时候喜欢画画,但根本没机会发展自己的才华,他和父亲关系很僵,恨不得杀死对方。迪克更是如此。
卡波特在凶案发生后花了大量时间到监狱里采访这两个凶手,细致地描写了他们在杀人时的心理过程。其中有一段,是写佩里从受害者女儿的房间里搜出一个小钱包,里面只有一块钱的硬币。
看着硬币掉在地上的时候,佩里突然有点“灵魂出窍”了,他觉得自己好像在演一部滑稽电影:为了一枚硬币杀了4个人!
卡波特的伟大正在于此,他没有将凶手描写成十恶不赦的坏蛋,他一直在书中抱持着巨大的“同理心”,无论是对死去的农场主一家,还是两个杀人犯,还是审讯犯人的警察和其他的村民。
他在小说里构建了一个“同理心”的世界,在他的笔下,好像“人人都具有同理心,都能感受到另一个人的处境和心境。”
卡波特为了写这本书采访了几十个人,记了两千多页的笔记,他预感自己将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而且也真的做到了。
1966年11月,作品顺利出版,卡波特为此举办了一场巨大的化妆舞会,整个纽约圈的名人都来了,卡波特成为当时美国最有名的作家。
卡波特但,事情没有继续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此后的卡波特不仅再也没写出任何有影响力的作品,还染上了毒品和酒瘾,1984年,不到60岁的卡波特因酗酒和毒品去世。
一个传奇的作家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