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果必有因,万事皆如此。
想要去改变结果,必须得找到导致这种结果的各种原因,并找出最关键的一个,逐一解决。
“妈妈,我不想弹钢琴了。”
这个结果确实让我感到意外。
“说说理由呗。”
“就是不想学了。”
“让我猜猜原因哈,因为弹钢琴手指太累……”
“不是。”
“因为不能玩儿了。”
“不全是,这几天我费了好大劲儿才练会的曲子,老师还批评我这儿弹得不好,那儿弹得不好。指出了一大堆问题。”
“哦,老师指出问题让你很不开心,以为努力了这么久,老师不表扬,至少也不能批评对不对?”
“嗯,还让我给别人比,那个大姐姐比我大好多。我怎么能跟她比。”
“我也这么想,她比你大很多,自己和自己比就好。”
“嗯”
“老师让你和大姐姐比弹的好,还是大姐姐每天弹琴用的时间多?”
“老师也说她一天弹两个小时。”这时候她声音明显低很多。
“嗯,老师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你再好好理解一下,是单纯的表扬她弹得比你好,还是说她练习比你时间多一些?”
“我知道,就是不喜欢比……”
其它就不说了。弹琴有问题,还是得指出来的,不然后果很严重。
“对了,老师指出的问题,是不是你真的弹错了,还是说老师看错了?”
“是没弹好,可是,你看看老师一看我没弹好,就说我没认真弹,没好好练……”
嘚啵嘚啵好久,估计她自己心里缓和了很多。我明白了不是因为不想弹琴,是因为今天老师否定了她的付出,态度有点儿不友好。
“宝贝儿,我现在知道了,你并不是不想弹琴,而是觉得老师应该看到你的努力,因为要期末备考练琴时间短了些,所以弹的有些生疏,老师呢,可能态度有些急,因为她觉得你一直接受能力强,练习也刻苦,回琴回的也好,这次这么意外,所以老师就误认为你没有好好练……”
“其实,我也确实没有练琴……”
事情都到这儿了,其它也就不要说了。
不练琴,因为有些伤自尊了,老师否定了她的努力。
不过,分析到最后,她自己也发现,并不是不想练琴,而是不喜欢老师今天的态度。
分清了问题的根源,她自己也厘清楚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的根源,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放假了,多加练习,找回原来的最佳状态。老师对你要求严格,是好事儿。如果你弹错了,老师也不纠正,那怎么能提升?
我知道。就是当时觉得她说我没好好练琴,我就烦了。
知道了,老师的说话艺术问题。那,下次如果老师再这么说,你可以解释一下,或者告诉自己,反正我练了,不像你说的那样。咱们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吧。
事情解决了,孩子说不愿意做什么,一定要帮孩子梳理清楚,到底是不愿意做这个,还是怕做这个事情时会有什么她无法把控的结果,学会归因,和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