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冯欢喜几乎没有作业。爸爸擅自作主,额外给他加了语文、数学两张卷子。
冯欢喜一整天玩玩,吃吃,磨磨唧唧,一个小时能搞定的事情,愣是从清晨拖到晚上。做完给爸妈一检查,错误百出。
鉴于冯欢喜态度不端正,磨洋工、敷衍塞责,应付事儿的行为,爸爸要求他把卷子上所有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
数学还可,语文一张卷子几乎题题错,这要是抄,不得把手抄折了,但又不能就这也样不担责地算了。爸爸说,明天再做一张。
我喊冯欢喜去洗澡,看见小家伙满脸委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个样子,被爸爸瞧见,有些不耐烦。
“冯欢喜有什么事儿,说不行吗?又哭?”
我过去抱抱他,玩笑着跟他聊天。
“我家小伙子这是又受什么委屈了?看这伤心样,真让人心疼。”
“哇”一声,冯欢喜抱着我放声大哭。
“妈妈,周末不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吗?为什么只有我这样累?”
“累?你上午去打篮球,中午我们去吃了你上周就点的火锅。下午你还坐在阳光地儿偷玩儿爷爷的手机。这很累吗?”
冯欢喜有些想笑,可是心里又有委屈。
“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得写作业?妹妹、你和爸爸,还有爷爷奶奶都不用写作业。”
“我和爸爸怎么没有写作业?我们每天的工作不是我们的作业吗?我周末在家给你们做饭、做家务,这不都是作业吗?”
“可是我的作业要是不写,你们就会批评我。”
“难道在你心里,你写作业就是为了爸爸妈妈吗?”
冯欢喜不吭声,表示认同。孩子有这种意识太危险了,我郑重地跟冯欢喜讲。
“冯欢喜,如果你觉得写作业就是为了爸爸妈妈,你可以选择不写,我甚至可以给杜老师发个信息,让她允许你不用给我们写作业。儿子,这个事情你要搞清楚的,你写作业,到底是为了我和爸爸,还是你自己的事情。”
冯欢喜若有所思之后,还是沉着脸觉得委屈。
“可我又欠了一张呀。”
我和爸爸没忍住笑,原来点儿在这里呢。
冯欢喜肯定在心里想:本来周末没作业,爸爸擅自给我两张卷子,我都按照爸爸的要求写完了,结果却又多了一张。
怪不得孩子心里委屈,这不就是我们工作中的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啥都不做,反而没有错误。
看来还是要跟孩子多交流,深沟通,我们有时候看到孩子呈现给我们的表象,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足轻重,不值一提。
这样想去,孩子的烦恼、委屈在本质上跟大人并无区别,只是很多时候,大人们容易用自己自认为正确的经验,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