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道德经》心得七

读《道德经》心得七

作者: 慢慢学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14:18 被阅读0次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章是谈先和后的关系。

一、《道德经》为何只强调“阴”的一面?

一生二,所有东西都有两面性。我们在谈论其中一面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肯定了另外一面的存在。只是因为未强调的一面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道德经》中谈论的最多的就是不争、后退、柔弱、无私、无为……强调的都是“阴”的一面,实际上他们的另外一面,争、前进、坚强、私、有为这些“阳”的一面都是存在的,且和对应的“阴”的一面力量应该是相等,才能达到动态的“阴阳”平衡,中和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不是一味的让人示弱、退让、出世,而是通过强调大家容易忽视的一面来让大家做到更好的平衡。

二、从本章看道德经的逻辑。

道德经每一章的逻辑特别清晰。

第一部分就是总括,本章的主题。第二部分就是天道,是客观规律,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守的准则。第三部分就是人道,作为人,特别是管理者应该如何按天道处之。最后一部分就是总结,结果。

本章,第一部分就是第一句,主题就是谈论长久。第二部分以天地来举例说明长久的原因。天地长久的原因就是因为不自私。第三部分转为分析领导者如何效仿天道获得长久。那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身后,不贪图身外之物。最后总结,天地和圣人都是因为没有私心反而成就了他们长久被人尊重的私心。

三、人道为什么要效仿天道

人类虽属于高级物种,但必须依附于天地而生存发展。既然人是天地众生的一员,就必须按照天地的规则来运行。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之道,利而不害,这就是天地的规则。那么身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效法天道也应该放下利己的私心,为而不争。

试想,如果管理者有好处就争强,有困难就躲避,那么还有谁会愿意跟随你。只有把自身的利益、好处放在后面,别人才愿意推举你,心甘情愿跟在你身后,你自然就走在前面了。只有把金钱、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排除在身外,抵御住诱惑,才能找到更好的存在状态,为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的前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 2020-12-20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非常感恩能在这个群里和大家一起学习道德经,因为《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一直以来被道教...

  • 20190527挑战日读经第七天

    今日读《大学》,《中庸》,《道德经》各一遍。累计读经第七遍。

  • 读道德经心得

    道德经---做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从不推辞;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心中没有任何傲慢;做很多积功累...

  • 读道德经心得

    美之唯物,物旌其心。 然则老子十二章盖其云! 五色目乱,五声聋耳, 五味口爽。浓过极疲, 过尤不及!情物一理, 及...

  • 读《道德经》心得

    因时代久远,章句凌乱,节次颠倒,余读老子真言,十余载,不解其意。唯删繁就简,而后方解其义。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

  • 道-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二篇心得。 道可道, 当陈建祥教授说;读一个道字,把“道”都要在嘴巴里含上十天…… ...

  • 8-9复盘

    完成任务: ①4篇《道德经》心得文章已完成。 ②起草前几个月的写作心得。 ③完成1分钟《道德经》内容分享。 虽然这...

  • 读《道德经》后心得

    《道德经》 作者:老子 老子,名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德经》本名《老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 《道德经》共读心得

    不知不觉《道德经》共读已近结尾,回想刚刚加入的时候,还有些紧张和担忧,生怕自己无法坚持到最后。 诵读《道德经》受益...

  • 近道求朴, 渐悟渐进

    ——《道德经》研习心得 虽身处诞生《道德经》的福地灵宝,之前却一直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心得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qn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