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托他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教育漫话》 [英] 约翰·洛克 著 傅任敢 译)
小时候过年时,喜欢看别人家的大门上贴的是什么对联。其中,印象最深而又最流传的一副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现在想想,它之所以广为传播,乃是寄托了那时老百姓最朴实最向往的美好生活愿景。
这副对联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远。一个家族或家庭,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应该的是什么呢?既不是万贯家财,也不是良田万顷,而是“忠厚”和“诗书”,它们才能“传家远”,才能“继世长”。
再回过头读读开头那段约翰·洛克的话,“忠厚”和“诗书”,不就是父母留给子女的“良好原则”和“牢固习惯”吗?只有像这些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也是最应该注重的”。
正如约翰·洛克所说,“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看来,要让那些好的告诫和规则真正影响孩子,必须让它们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显然离不开行动,并且这种行动,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后(据说,至少需要21天,当然不止21天),才能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既然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最可靠的,那么,也就知道了从今天起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了,那就是努力帮助、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于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那可是对为人父母的,尤其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因为好习惯要趁早养成)爱心、耐心、智慧等等的大考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