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书,当然不只是看“情书”,和我有缘能相聚在一起的书我都很喜欢看。最近偷得大把看书的时光,很是惬意。
很多书都给我带来乐趣,几年前,写爱情的书我一直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比较偏爱,因为喜欢机智的语言对话。现在,更喜欢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安德烈.高兹的《致D情史》,杨绛的《我们仨》。这是真实存在过的爱情,书中不仅给人很多生活的乐趣,也给人很多生活的力量。
可能是我心里更成熟了,更多的是向往脚踏实地的烟火日子,相濡以沫的长情陪伴。爱情一直有,也没脱离现实生活。不是文学里的爱情,历经磨难,力排众议,超越世俗。
爱你就像爱生命
我喜欢的情书你好哇,李银河,这几个字就足够亲切自然,很自然的要和你诉说我的一切。没有装腔作势,我们是两个独立个体的彼此吸引。
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每三两天就要找你说几句不想对别人说的话。
你劝我的话我记住了,我将来一定把我的本心拿给你看,为什么是将来了呢?啊,将来的我比现在的我好,这一点我已经有了把握。
我整天在想,今天快过去吧,日子过得越快,李银河就越快回来了。你不要觉得这话肉麻,真话不肉麻。祝你愉快。
我和你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的尝它,看看里面有多甜。
很直率可爱的说出我的所有感觉,好的坏的我。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和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也有对自我的剖析认识,人是轻易不能知道自己的,因为人的感官全是向外的,比方说人能看见别人,却不能看见自己;人可以对别人有最细微的感觉,对自己就迟钝的多。自己的思想可以把握,可是产生自己思想的源泉谁能把握了呢?有人可以写出极美好的小说和音乐,可是他自己何以能够写这些东西的直接原因却说不出来。人无论伟大还是卑贱,对于自己,就是最深微的自己却不十分了然。这个“自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沉默了,这些人也就沉默了,日复一日过着和昨日一样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身上,他它就沸腾不息,给他的主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
王小波这里说到的“自我”我们也许都遇不到,但是我们还有幸读到这些遇见“自我”的人留下来的美,也是不错的。
致D情史
我喜欢的情书这是本小书,真的很小,也许作者也没想到自己和妻子在这一小方天地里,彼此承担自己,最后给世人留下一大方天地。
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五十八个年头,二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恼人的空茫,只有你灼热的身体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如果你和一个人结合在一起,打算度过一生,你们就将两个人的生命放在一起,不要做有损你们结合的事情。建构你们的夫妻关系就是你们共同的计划,你们永远都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加强,改变,重新调整方向。你们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前我一直疑惑,人们为什么要说爱情的力量很强大,只不过是两个人互相喜欢而已。原来两个人彼此保护,加上各自的勇气,真的可以向世界发出声音,留下力量给每一个人啊。
我们仨
我喜欢的情书我们仨,一家三口那种孜孜不倦,不紧不慢的生活态度很美好,彼此有爱情,亲情,友情。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鍾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变得非常快乐。
阿瑗就帮爸爸做些零星事,如登记学生分数之类,她常会发现些爸爸没看到的细事。列如某某男女学生是朋友,因为两人的课卷都用了与众不同的紫墨水。那两人果然是一对朋友,后来结婚了。怎么会这么有意思的小细节,好可爱的一家人。
他们也并不是没有困难,也会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烦恼,幸运的是他们遇上了,然后就爱上了,一直本着对爱的责任,互相珍惜彼此,互相给予,尊重彼此的人格独立,才会越长久愈加美好。
看书就是这么愉快,书里不会给我们多少在世经验,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但是有书的陪伴,也许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