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周一 小雨5~7℃
流水账:
一早起来已经是六点半,一边听课,一边黑咖啡后运动(跳绳3500个)+臀腿壶铃滑盘、拉伸。
早饭后,顺便洗了准备做麻辣干锅的配菜,一切收拾好已经九点半。
9:30~12:30整理听课笔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费曼学习法,找机会讲课。
脑潜能开发笔记要点:12岁前,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任务。0~3岁安全感的建立,3~6岁自信建立,6~12自尊建立。
男女大脑生理功能的差异,如何更好的开发孩子的脑潜能,具备雌雄同体双性别思维能力。
李松蔚认知思维课:改变为何很难?~“越变越不变”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第一序改变与第二序改变。悖论提问(逆向思维),对“问题”重新定义,把它当成种子(资源,你给它一点时间,它自己就会改变,问题也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对于无生命的对象,除非你做什么,它才会有变化。但对于有生命的东西,你做了什么,才使他维持不变。
爱因斯坦: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因此,必须跳出原有思维框架(认知/信仰)来思考。如果问题反复出现,你要知道自己一定参与到了问题的循环不变中。
第二序改变的四个特征:(举例:九点问题)
1、适用范围。是针对第一序改变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能正是导致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
2、第二序的解决方案往往超出常理,不可意料之。反直觉、反本能的。
3、此时此刻的情境,关注求解的过程(当下如何维持),而非问题产生的原因。
4、把问题放到不同的框架(重建信念)当中。跳出预设的信念,这个问题才变的有答案。比如:把问题看成是“资源”,重新命名,不是去解决它,而是去“利用”它。
此外,看了几个vlog,结合今日所学的认知课,反思自己的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电影:

真实事件改变拍摄,整体来说拍的还不错,演员除了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外交官和李雪健扮演的大使(感觉表演太脸谱化)外,演技都还比较在线。这样的故事,观影者看到的是炮火散弹横飞,生在和平的国度是多么幸福。对于经历者而言,除了全程肾上腺素激增,神经紧绷,恐怕人生有这么一次经历,就足以感喟自己的幸运。

20岁和25年后,看同一部影片,你有怎样的感慨或心境呢?

古巴的异域风情,原本影片本身更吸引人。看了一半,就没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貌似古巴的雪茄和革/命运动更让人澎湃心动。

影片看的有点让人莫名其妙,虎头蛇尾的感觉。可能主流电影的套路太刻板印象了,本来以看恐怖片和灾难片的预设进入状态,影片前半部分的节奏也确实如此。但随着一个个主角的over,没有结局的的结局,正如历史上所有大疫情,来的凶猛,走的悄无声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