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反思
知否知否,动与不动的秘密在教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南极和北极星轨图,学生观察之后联系到了前面学过的地球运动的原因,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星空中所有的星星都在旋转吗?”学生很快找到了处于旋转中心的北极星似乎是不动的,“为什么北极星看上去是不动的?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呢?”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知否知否,动与不动的秘密知否知否,动与不动的秘密
科学课探究的问题从哪里来,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提出,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得以点燃,在本课导入部分我进行了以上的设计,可以说导入部分指引了本课的全过程。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利用南极和北极的星迹图,学生观察到了不同的星空,看到了星星移动的轨迹。但是北极星的不动与周围其他星星的运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问题也由此产生,是观察中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不是老师给出的,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往往能投入更多的热情。
2.在冲突中引发学生的猜测。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之后,发现北极星的“不动”与学生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是矛盾的,怎么解释呢?学生很自然地会进行假设,可能是北极星与地球运动的方向及速度一样,所以看上去似乎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北极星在地球北极上空,地球旋转时对着北极星。学生的这两种假设,正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形成了很好的过渡。
3.在冲突中探究不断深化。在什么情况下北极星看上去似乎是“不动”的呢?在假设之后,那就是验证,“怎样验证呢?”学生经过讨论之后,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而设计之后的实验则仍然是围绕北极星是“不动”的,其他的天体则在运动。“你能看到北极星‘不动’,其他星星围绕北极星运动吗?地球仪怎样转动时,地球仪上红星所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北极星似乎是不动的,其他天体在围绕北极星旋转。”学生带着问题能很投入地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4.在探究后进行回归。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假设、设计、验证之后,对于北极星的不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教学中我又安排了一个环节,回过来看看我们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北极星看上去似乎是‘不动’的?现在对我们最初的想法有没有新的认识,假设都能成立吗?”我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对太阳、地球、北极星进行建模,从而加深学生对北极星不动的原因的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概念,形成性的经验,解决认知冲突。
科学课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很快地切入正题,将一个个问题抛给学生,而这些问题也应该是学生主动发现的,并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而同时已有的经验又不足以说明这一问题,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