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一
1
缘起知否应知
因为觉得追剧太费时间,而且一追起来又夜以继日地停不下来,劳神费力,所以很久没有追剧了。
可耐不住闺蜜一再地推荐《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这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说剧中并不是只看个热闹,除了剧情好看以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非常值得一看。
评价既然这么高,几次三番也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开始追看这部闺蜜已经在“热剩饭”,我才刚开始看的电视剧集。
刚看开头就在感叹,闺蜜果然没有推荐错!
虽然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的宋朝,但是穿衣打扮的不同并不能影响世世代代人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反而觉得古人有时候比我们更难,但是对于生活的智慧却一点也不输给任何一个年代。
于是萌生了写感悟的想法,以致敬这部充满生活启迪的剧集,明示知否?应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0747/c05d9d042fd7a6d1.jpg)
2
命运若不能由自己做主,那就该早早学会选择
从古至今,大宅门里的生活都是复杂的,表面上看起来华丽光鲜的背后,人人也都有着自己的无奈和不如意。
第一集就是盛家嫁女的喜事,亲家是东京来的豪门显贵伯爵府二公子,外人看来如此光耀,可以说声震扬州城的大事,却在盛家内部不断起着波澜。
先是伯爵府食言,伯爵夫妇没有亲自前来,而是委派长子夫妇为代表前来求亲,盛家大娘子自然是觉得伯爵府诚意不够,没把盛家和女儿的婚事给与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然后又是带了名少年(男主小时候)来搅局,差点把带来的所有聘礼全部赢走。
这要是聘礼前脚刚抬进门,后脚就由盛家的少爷给都输了,还给了伯爵府,那岂不成了扬州城里笑话?
最重要,盛家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却把象征白头偕老的主礼大雁当天便输掉了,那这吉祥如意的彩头岂不是变成了晦气?
这新媳妇没过门,伯爵府的下马威就先来了。
可你又能说什么?盛家,一门官宦中的清流人家,书香门第,岂能言而无信?
扬州通判之女嫁与京中伯爵府家,已是高嫁,又岂能中途毁约?老爷太太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可又无计可施。
这时候消息传到了准新媳妇,正在盛家祖母老太太房里的大小姐这。大家起初也是一惊,大小姐从小在老太太膝下长大,连忙问老太太怎么办?
这时老太太的智慧便显现出来了,不愧是勇毅侯独女的名门出身。
在这一团糟的时候,老太太告诉大小姐华兰:“今日你还是家里的大姑娘,明日你便是袁家的二大娘子,日后这种事不知道要遇到多少,你已经不能听我的,从此刻开始,你自己拿主意。”
父母家人对儿女的爱大多数都是恨不能为他操持到老,能懂得放手的实在难能可贵。唯有懂得放手,才能成就成长。既然不能跟随儿女一生为他操劳,那么教他如何选择就变得尤其重要。
有些时候,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命运若不能由自己做主,那就该早早学会选择。
让自己能在混沌中找到出路,在迷雾中看到方向。
现在的父母大多恨不得把儿女的事全权包办,大事小情都替他做主,最好能一直管到老。
但是真的能吗?如果真的可以,那不是孩子是智障,就是儿女比父母走得早...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代替另一个人的生活,正如没有一个人能替我们的亲人在病榻上受病痛之苦一样。哪怕你再心痛!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他走路,放手让他成长。
这点盛家老太太绝对是明智之主,怪不得老话说“娶一个好女人能泽福三代”勇毅侯门的千金将在后面不断出现,带给我们更多钦佩和感慨。让我们拭目以待!
3
独立女性便是隐忍不争吗?
为了女主明兰日后的成长史,女主的母亲卫小娘早早便领了盒饭,令人惋惜。
卫小娘的戏份并不多,但这个人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交代卫小娘是家中救人治病典卖给盛家做妾的,卫氏的美貌并不输给另一个妾林噙霜,却在盛家过得连家奴都会欺凌。个人感觉原因有二:
卫氏并非没有文化,相反,正是因为腹有诗书所以铮铮傲骨,而为了孩子又百般隐忍。这点从她房中挂的那幅《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就可看出端倪。
古时候的女子崇尚女红家物,是不是读过书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卫氏小门出身却知书达理,温柔娴静,目光长远,这与大娘子和林噙霜有别天日,完全可以和盛老爷这一科举出身的文官吟诗作对,精神交流,能生下明兰又怀着二胎说明她在老爷眼中并非没有吸引力。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她对老爷的恭敬,甚至有意疏远,难道不想为了女儿争个好的生活条件吗?
也许这就是卫氏的为自己内心最后的坚持,被逼无奈嫁入盛家,然而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场对爱情的梦,但卫小娘的这场梦里的男主从来就不是盛老爷,所以不屑假意求欢,与其他人争风吃醋。
《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应该就是古时候女性独立的写照吧!不靠父兄,不靠家人,一女当关,万夫莫开。这是什么样的气节才能以此画为榜样日日挂在床前!
原生家庭的贫寒是让这个身有傲骨却心怀自卑的弱女子处处退让,守拙保身的原因。
这和身为勇毅侯独女出身的老太太形成了鲜明的比对。盛家老爷与老太太本不是亲母子,关系可想而知的微妙。
但是盛老爷对这个母亲从来毕恭毕敬,甚至是关键问题上言听计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盛老太太懂得进退,该退让的退让,该坚持争取的一点也不含糊,而且有方法。
所以在不同的平台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眼界也不同。在不同的原生家庭决定了生长出来的孩子心态不同,而有些心态是幼年种下的苗,决定了一辈子改不了。
与此呼应的就是第一集片尾墨兰受母亲林噙霜之命,一早给老太太请安读诗讨欢心的情节了。
老太太耳聪目明,一眼便看出了这对母女的用心,早早打发了回去,结果墨兰回去就是一顿哭闹。
孩子就是雪白的画布,什么样的父母就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第一集就已经能看出端倪了。
剧情像花朵般展开,每条脉络都清晰延展,让我们一起随着剧情推进感悟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0747/11ca76b2f0452142.jpeg)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