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经读书人不该有的两种造型:收藏家和旅行家

正经读书人不该有的两种造型:收藏家和旅行家

作者: 明哥聊求职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14:29 被阅读0次

人为什么要读书?

当你看到柿树挂果,脑海里浮现的是:“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而不是“卧槽,嘀溜当啷的真好看。”当失恋时你会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不是像个大傻子在小河边咆哮。

你问我为什么要读书?

这么说吧,每次不想学习的时候我就照镜子,然后告诉自己,长这样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别人会说,那个人除了漂亮一无是处。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人丑就要多读书!你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骗你还留着过年啊……

去一个地方旅游,读了书去和不读书去是两种体验,连美国南北战争都不知道,你去林肯纪念堂不过是看了个寂寞。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

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书读多了,人变得谦逊、沉着、清晰,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拨云见日,迷途知返。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关于为什么读书,我最认同杨绛先生的观点: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正经读书人不会凹这两种造型:

收藏家和旅行家。

收藏家

收藏从未停止,学习从未开始。

你网盘存了多少视频?你都看完了吗?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我们在意的是这本书的拥有过程:购买时的场景,到手后的喜爱,隆重的上架仪式,拍了照晒朋友圈,然后……就很少有人有然后了……

买而不读,书的价值就是零。

书,买了等于读过;健身,办了卡等于练过;视频教程,下载了等于看过;网络公开课,付了费等于学过……唯有吃的,买了一定吃完!只有在吃上,我们从不自欺。

一家健身房,靠的是办了卡又不来健身的人挣钱,如果你把会员次数满满当当用完,健身房就该赔钱了;一家出版社,靠的是买了书没看或没看完的人挣钱,如果你把买的书仔仔细细看完了再买新书,出版社就该倒闭了。

从消费心理学来说,买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所有权迷恋症:这件东西是属于我的。你没有,而我有;你有那么点,而我有这么多;你的是这样的,而我的是那样的;以及,我们是一路的,某一类书会成为某种身份的象征,某种品味的装饰。

作家亦舒有这么一段话很有意思:“内心富足的人,从不炫耀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阅读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刚需,虚荣才是,于是我们买书、晒书太多而读书太少。人们不断地买书,是靠一种错觉来维系:摆上书架,标志着已经拥有;粗略一翻,就宛若了解熟知;旧的未读新的已至,是因为相信自己以后总会有时间看的,那时候至少应该手头有啊。

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叫《解决你人生50%的问题》,于是买了两本,那天,阳光灿烂,水波温柔,我感觉自己要起飞了。

拥有知识的错觉,比没有知识更可怕。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而不是藏书。

旅行家

有一种看书,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有一种旅行,是带着手机、自拍杆、单反、三脚架……到了地方后摆各种姿势花样拍照。旅行的意义是享受风景带给我们的愉悦,而不是到此一游和呈堂证供。

一本书看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零零散散两个月才翻完,合上最后一页时,还有着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问题是:这本书你记住了多少?搞不好最后的价值只有一个:和别人聊天扯淡时提到这本书,你一拍巴掌“这本书我也看过”,装了个松花蛋,仅此而已。

把书读成自己的,变成自己知识的积累或行为的改变。

假装很努力貌似想学习,浑身上下这么多戏,你咋不去当演员呢?看一本书,听一堂课,笔记、思考、实践,缺一不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的大脑主要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不可否认知识是一种力量,但同时知识多了也是一种“负担”。知识越多,往往脑子里“标准答案”也就越多,人的大脑容易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

顾颉刚在《怎样读书》文中写道:读书,是要借助书籍寻出一条求知的路,而非让书来限制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培根曾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很多人喜欢阅读,很少人喜欢思考。

读书不可死读,无论是否圣贤,其观点于今日于己身未必适宜。知识不会改变命运,活用知识才会改变命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一条马里亚纳大海沟,没什么比知行合一更难了。

结束语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相关文章

  • 正经读书人不该有的两种造型:收藏家和旅行家

    人为什么要读书? 当你看到柿树挂果,脑海里浮现的是:“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而不是“卧槽,嘀溜当啷的真...

  •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两种典型的伪读书人:收藏家和旅行家。 人人都喜欢买书,为什么? 书买了往书架里一摆桌子上一放,拍个照片往朋友圈一...

  • 失望

    失望有两种可能:选错了人,或是怀有不该有的期待。

  • 王者荣耀之马可波罗篇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

  • 正经读书人呀

    秋水无涯的广播: 钱钟书说《红楼梦》里“死促狭小娼妇儿! 一定浪上人的火来,他又跑了! ”三句,可为谜面,打《论语...

  • 什么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真正的佛弟子, 不是念珠的收藏家, 不是各大寺庙的旅行家, 不是佛经念诵者, ...

  • 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哪个重要

    有的读书人有两种学历,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两种学历一比较,当然第一学历最重要! 所谓“第一学历”就是指国家“统招”...

  • 收藏

    这世上 每个人都是收藏家 有的人收藏古董 有的人收藏汽车 有的人收藏钟表 有的人收藏画作 有的人收藏玉石 有的人收...

  • 橱窗里的布娃娃

    能感触到它的柔软,也摸不到它精致的造型,就这样一直在橱窗内展示它的该有的傲娇。 这不该是它该有的生活,不,它应该变...

  • 掘金云创富宝盒借你一双慧眼,助你成为当代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Marco Polo)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大商人,曾经游历到中国。 马可波罗采购搜索网是全球领先的精准采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经读书人不该有的两种造型:收藏家和旅行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uc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