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八八)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59条辨/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八八)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59条辨/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19:23 被阅读0次

伤寒论》第259条辨:“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原文解释】伤寒,发汗以后,皮肤与眼睛都发黄色,所以会这样?这是因为里有寒湿未得解除的缘故。治疗这种发黄,不可以用下法,应当在寒湿的治法内去寻求。

病人本来是伤寒,如果单纯伤寒,麻黄汤发汗就好了,可是病人有湿在里面,麻黄汤一发汗、汗发的只是表证,可是里湿还是没有去掉,湿是脾脏,脾是土黄,是阴黄的,发汗是从肠胃的津液来的,因为发汗带动了里湿,湿一上来,所以看到黄;寒湿的时候,方剂有朮附汤和五苓散,都是可以去寒湿的。

伤寒,开了麻黄汤,发汗以后,这个人出现了眼睛,面目都发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寒湿在里面。

在伤寒论中有很多的条辨,一条一条的列出来,也就是说,同样是伤寒,同样是麻黄汤,用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个人,开了麻黄汤,汗出来了,高烧退掉了,眼睛也发黄了,皮肤也黄了,你以为是开错处方了,实际上不是。这个人本来身体上都是有寒湿的人。如果有寒湿的时候,开了麻黄汤,寒湿就会往外走,就会看到黄的现象。

脾在五行里面是属土,土是黄色的,所以,黄色本身是脾脏的营养。当脾脏有问题的时候,不受纳营养的时候。我们中医观念,当食物进入到胃以后,到了小肠,小肠把食物生化成五种不同颜色的营养,青色的营养入肝脏,红色的营养入心脏,黄色的营养入脾脏,白色的营养入肺脏,黑色的营养入肾脏。

当中焦有寒湿的时候,桂枝汤或者麻黄汤一下去发散的时候,因为这方里面并没有去寒去湿的药,去寒要靠附子来去寒,去湿要靠白术来去湿。当用桂枝汤或者麻黄汤发汗以后,寒湿就会梗到,这个湿是脾脏在管,这个时候,湿堵到中焦,一发汗,寒湿就跑到脾脏里面去,这个寒湿就去侵占脾脏的空间,这个黄本来是属于脾脏的营养,当黄色的营养要进入到脾脏的时候,结果里面被寒湿所占,没有办法进入到脾脏,于是就往外走,跑到外面就显现出黄色。这就是身体里面有寒湿的人,发汗以后的结果。

如果我们看到发黄,如何知道这个黄是胆汁堵到,是胆汁逆流,如何知道这个黄是肝脏的问题,急性肝炎的黄,或者是慢性肝炎的黄?怎么知道这个黄是湿热的黄还有寒湿的黄?这些都是需要辨证。

这个条辨就是告诉我们,本来就是伤寒,结果一发汗,寒湿堵到脾脏,从而导致身体发黄,这是寒湿,不是热湿。寒和热最大的区别就是热会口渴,寒不会口渴。

协热痢的话,大便出来看不到血,就是葛芩连汤,肚子痛的话用黄芩汤,如果看到大便有血,可能是大肠炎,我们有处方,如白头翁汤,赤石脂禹粮汤。有很多方在治疗脓血方面都是可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八八)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59条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u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