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以后,由于习惯性带来的认知、观念逐渐成型,也许我们就会觉得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还会出现一些言行上的偏差,我们该怎么办呢?不同于低段篇,在本册书提供的参考方法中,我更多地见到的是“尊重,商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谈到“撒谎”这个话题,会有些忍俊不禁。也许是因为女儿还年幼吧,有时会有点自得地说:妈妈,那天我偷偷拿了点薯片吃,你都不知道…有时她你问她饭后刷牙没,她理直气壮地说:刷啦!可一检查,还有食物残渣……也许这些行为还没严重到算是撒谎的程度,但一方面让我意识到,生活中要细致些,对孩子凡事不能只是问问,得实在地关注他们做什么,做得怎样,有问题及时引导改正;另一方面,防微杜渐,比如不刷牙有什么影响。
“学会共同生活”喜欢这个说法,在家庭中,我们求同存异。尽管一开始都只是自己,但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中,我们越来越像对方,从内到外!
在亲子生活中,让孩子学会普通的劳动也是人生重要的必修课之一。要让孩子干好一一次家务劳动不难,难的是让家务劳动融人孩子的日常生活,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P7)“融入”日常生活,也就是成为一种习惯,不用别人去督促,习以为常。我们为什么劳动,是因为我们需要,怎么让孩子觉得他/她需要?“父母与孩子同步配合进行”是一个好办法!比如,父母做饭、孩子准备碗筷,父母洗碗、孩子打物-来父母 与孩子相互配合,容易使孩子产生对家务劳动物共鸣,二来也有利于增加家人沟通交流的时间,有助于增进家庭感情。(P8)亲身体验来说,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愿意配合,有时还意犹未尽,例如我女儿最喜欢切菜,全然不顾我在旁边捏了一把冷汗,干完还问:就这么点吗?还有没有要切的?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她“创造”更多劳动机会。
(P18)“利他性”——心理学研究认为, 在儿童中期到青少年期,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越来越小,角色采纳技能开始形成,开始重视他人的合理需要,为亲社会行为寻找恰当的理由。在这一-时期, 孩子开始认为大多数人认可的好行为就可能是“好的”, 应该去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处地地推断他人的心理感受,理解他人的处境。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与他人相处逐渐形成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评价。换言之,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被他人接受,也对自己被他人接受的程度很敏感,并且从这些方面来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认识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所谓当局者迷。别人的评价不一定是客观的,但从侧面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可以成为“镜子”。从别人的接受程度中,我们获得归属和安全感。无论多么了不起的人,完全将自己孤立的话,只会走上绝路。普通人做普通事,大多时候也会以主流取向来评判人和事。
学习本身不会是完全有趣的,怎样让它不再那么枯燥,作为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孜孜不倦地探究。不记得开始的具体时间,但直到现在,我家女儿还是会时不时说:妈妈,我觉得我应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才能增长见识,我们班学霸都是这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在生活中、好奇探索、知识应用中体验学习乐趣,方法很多,只有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P43-44)
越是到了高年级,同伴交往过程中越可能出现各种冲突。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可以分为5种,分别为问题解决、强制、折中、顺从和回避。其中,解决策略当然是最委托方的。问题解决策略指的是充分考虑到双方的要求和利益,找到双方都满意的冲突解决方式。要让孩子们学会积极地解决问题,家校配合是不可少的。而平时,家庭氛围也很重要,家长在家庭中营造出民主的气氛,孩子耳濡目染,就可以学会使用比较成熟的方式解决冲突。如果孩子在遇到冲突时求助家长,家长可以积极鼓励孩子用沟通的方式解决冲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有三个叛逆期:第一个出现在2- 3岁时,被称为“宝宝叛逆期”;第二个出现在6-8岁时,被称为“儿童叛逆期”;第三个出现在12-18岁时,被称为“青春叛逆期”。只有了解和恰当满足孩子的基本心里需求,才不至于发生“家庭战争”。基本心理需要包括自主需要、关系需要和能力需要,其中,自主需要指的是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感和内心的自由感;关系需要指的是孩子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感觉到他人是支持自己的;能力需要指的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不能只想着让孩子“听话”,他们不是提线木偶,而且随着成长,他们的身心需求在变化,个体需求也不一样,我们要“量体裁衣”。(P65-67)我们要尽量减少用控制性的语言,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应该多用建议式的语言,比如“你可以选择....”.“你有机会.....”等等。当然,在一些选择性问题上,个人觉得口气还是不能软,因为孩子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是非判断力相对较弱,需要成年人的引导。作为家长也要注意,不能倚老卖老,要懂得换位思考,并且与时俱进。时代发展进步了,孩子接受的是最新的教育,如果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那个年代,孩子会认为家长是“老古板”,什么都不懂,自然不服从家长的管教。当家长觉得孩子和自己对着干的时候,不妨了解一下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为什么要和自己对看干,孩子和自己对着干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用孩子思维去解释孩子的行为,家长便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心中,和孩子共同解决逆反这问题。
“校园欺凌”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怎么去定义它?如果发生了怎么处理?(P83)校园欺凌指学生中发生的故意的欺凌弱小的攻击性行为。欺负行为包括制造威胁、散布谣言,身体上或口头上攻击,在一个团队中排挤某人。欺负者使用武力或权威来控制或伤害他人。欺凌有五个特点:故意的敌对意图;双方力量不平衡;重复或可能重复发生;受害者感到痛苦,遭受心理或身体创伤;欺负者进行挑衅。欺凌分为语言、身体、心理和网络四种基本类型。直接欺凌是身体或言语攻击受害者。间接欺负主要是群体的社会隔离,比较难以发现,如故意排斥、散布谣言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截取出关键词:故意、欺负、重复、身心创伤、挑衅。由此可以看出其性质之恶劣。法律也在与时俱进,现代的少年并不一定都是单纯的,其某些行为构成犯罪是应该收到严肃惩处的,毕竟受害方的创伤可能不是用道歉和时间推移能抹平的。作为人,作为公民,应保有最起码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家长,在亲子生活中,(P133)要做到“因材施教”“言传身教”都不是难事,最难过的是摆脱从众心理!进人小学中高段,父母应当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促进潜质发展,而不是盲目从众,跟风去报辅导班、兴趣班和各种训练营。家长只要明确教育方向,就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支配,做一个淡定从容的家长。很多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向都是跟着高考、中考的指挥棒走的,上一个好的学校,找一份好的工作,才能让孩子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无数父母为此鞠躬尽瘁,哪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说没那个能力去“淡定”吧。对此,个人也是随大流者。书中154页帮我解开了一些困惑——如果一个人不能“成功”,是不是真的就失去了个人个人价值呢?孩子真的有起跑线吗?我们担心孩于不够“优秀”,是不是其实是因为怕别人评判我们作为父母不优秀,让我们觉得没面子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是告跟外在评价标准绑定在一起了呢?等等。眼中有孩子,尊重她,真正关怀她,我们需要抛却虚荣心。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的观点,亲子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独裁型、宽容型、放任型。做哪种类型的父母最好?“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度”很高,实行高控制,但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响应度”也很高,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亲子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一般来说,“权威型”的亲子关系,最有可能培养出优秀孩子。这种父母应该是理智和情感平衡得比较好的智慧型父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亲子关系类型平等、尊重、信任、沟通四个词总结了亲子沟通的要诀,掷地有声。如果我们真的愿意去实践和不断反思,做得越来越好,作为父母,也许就真的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