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古文》有,《今文》无。
1、
问:《毕命》的背景是什么?
答:《史记 周本纪》: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书序》: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两者记载相同。篇名中毕是指毕公;命是《尚书》中的一种问题,详见前文。
毕公是文王之子,被封在毕地,所以称为毕公,前文说到君陈继周公后,治理成周的事情(详见《君陈》),现在是毕公继君陈后,受册命,治理成周。并且要按照殷商遗民的善恶对他们进行划分。
2、
问:《毕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文章开头先是介绍下册命当时的基本情况,后面全篇就是册命的具体内容了。
册命先肯定了周公的治理成绩,并希望毕公也继承周公的治理方法,后面是要求将当地的殷民按善恶进行区分治理,最后说了治理好这些殷民对国家的重要性,并对毕公提出了希望。
3、
问:《尚书》中关于殷商遗民的几篇文章简单整理一下吧?
答:首先说下背景,周王朝初年,天下刚刚安定,就出现了“三监叛乱”,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在商王朝国都区域发动叛乱,后周公亲自东征平叛。叛乱虽平,但对新生的周王朝来说,如何管理这些殷商国都附近的殷商遗民,是关系到周王朝是否能够稳定的关键,因此,周王朝采取迁移的方法,将这些殷商遗民迁往洛邑附近居住,这样一方面便于周王朝管理,另一方面,这些殷商遗民离开了自己的土地,也就失去了势力。
这些殷商遗民主要是指商王朝的官员,并不是指普通民众,当然随迁的肯定有普通民众,但这不是周王朝重点的管理对象。
那么,涉及到这个历史事件的《尚书》篇目有:
《大诰》:周公平叛出征前的诰词;
《微子之命》:周公杀纣王子武庚,命微子代殷后;
《康诰》《酒诰》《梓材》:周成王将部分殷商遗民封地封给康叔;
《洛诰》:周成王命周公治理洛邑;
《多士》:周公代周成王对殷商遗民的诰词;
《君陈》:君陈继周公治理洛邑;
《毕命》:毕公继君陈治理洛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