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指南
读《元曲三百首》感悟

读《元曲三百首》感悟

作者: 阅读者芳菲 | 来源:发表于2020-11-03 22:05 被阅读0次

一直想说说自己读完《元曲三百首》后的感悟,却还是想从最基本的元曲与诗词的区别说起。这也是我在读的过程中细细体味的。

有人说,元曲是小众的,它没能像唐诗宋词那样流传得更广泛是因为它既不像诗也不像词,此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却是在对元曲不了解的基础上的评价。

其实,元散曲出现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正应了马致远“青山正补墙头缺”之语,它弥补并丰富了我国诗歌乃至韵文文学的形式与内涵,补阙之功盖莫大焉。

元曲是一种完全独特的艺术,甚至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传统文学艺术中的“另类”。

而后人往往误读元曲,甚至是一误再误。如人们非要将其与诗词捆绑在一起来谈,说什么词是“诗余”,曲是“词余”之类的话,其实曲就是曲,它是一种独立的诗体。

它是与此前任何一体文学都判然有别的、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它汲取古乐府精神,以天真率意为旨归,带着浓重的民间文学情调。

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没错,娱乐性、消费性、通俗性、商业化、世俗化等等特点,它统统具备。

所谓"时新小令”、“尖新茜意”、“说尽道透”、“曲而不屈”云云,无非是说它与正统文学的种种差异。故而对这种特殊时代的特异“时调”,必须以特殊的、严肃的阅读心理去细细体味。

之所以元曲能与唐诗宋词并列于中国文化之巅,就是因为它的特别,它的独创,它的焕然一新。

当我用心读进去的时候,就全然忘记了诗和词,完全是在读一种新的文体,其韵味十足、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读唐诗宋词可以百遍千遍,读元曲则更应读无数遍,方能更深理解乃至刻进心里。

大家都来读读元曲吧,让这种中国文化精华得以继续传承,流芳千古。

相关文章

  • 读《元曲三百首》感悟

    一直想说说自己读完《元曲三百首》后的感悟,却还是想从最基本的元曲与诗词的区别说起。这也是我在读的过程中细细体味的。...

  • 请您继续跟我读元曲

    这是《元曲三百首》中的最后一首,请您继续跟我读元曲。 《正宫•醉太平》 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

  • 每天读点元曲

    阳春曲知几(二) 白朴 今朝有酒今朝醉①,且尽樽前有限杯②。回头沧海又尘飞③。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曲的题目“知几...

  • 每天读点元曲

    阳春曲题情 白朴 笑将红袖遮银烛①,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儇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②,及第待何如③。 点评:泼辣大胆...

  • 每天读点元曲

    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旧酒投①,新醅泼②,老瓦盆边笑呵呵③。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

  • 每天读点元曲

    金字经樵隐 马致远 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柴!买臣安在哉①?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马致远(约12...

  • 《遇见最美古词曲》第二辑《断肠人在天涯――读元曲随想》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67天】 今晚读周国平著《遇见最美古词曲》第二辑《断肠人在天涯――读元曲随想》...

  • 风月担儿疮

    闲读元曲,遇见个此前从未入眼过的名词:风月担儿疮。 一看便笑,草窠里蹦跶的这些元曲家们也太幽默了。 该名词来...

  • 唐诗宋词元曲

    今日读《元曲三百首》,一股酣畅淋漓之感油然而生。 如果把唐诗宋词元曲比作人物,我觉得婉约的宋词就像待字闺中的女子,...

  • 古人缘

    宋词元曲, 元曲唐诗, 风蔓诗仙, 绰绰品尝。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元曲三百首》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zi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