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回来后,我感受到自己的心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宏观视角让自己不再纠缠于眼前的破旧蜘蛛网,而更懂得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上。
这样一句简单的道理要真正透彻领悟却总是在伤痕累累后才能给自己打开一扇门,就像《十三邀》里张亚东那句“穿过雾霭森林找到美”,我穿过累累伤痕、穿过广袤的戈壁沙漠群山,听到敦煌那句呐喊“一千年也只是一瞬间”,忽而明白那一瞬间的价值所在。
我跟朋友分享旅行感受时,不停感慨人真的太渺小了,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暂了,一些让人烦恼的事太不值一提了,珍惜和享受生命本身才是本质,其他的太不重要了。
往深了讲,这次对生命、时间和命运一下有了很多顿悟,如失望透顶的人一下找到希望水滴的本源,也是对这世界更多了一份理解。
回来后我看了三部影片,是2020年经历疫情巨变后第一次走近影院所看的三部好作品,看完后我第一感想是无比感恩,感恩命运让我健康生活到现在,能享受这么好的三部作品,同时带着旅行的顿悟视角,再去看这些影片时,也有了些新的理解。
如张亚东在《十三邀》 里感叹在当下社会里,“每个人都不爱自己、忽略自己,更爱某个概念某个观念,看不到自己”,我也相信存在个体自由意识,每个人有他的自己,比起这个人做出什么成就,我更好奇这个人的自我。可能内在有某种对中国文化集体意识的反叛感,个体太被忽略、太缺乏关心,而个体生命虽渺小却一样可以伟大。
在《八佰》影片里我惊喜看到主角不再是伟光正的人物,而是一群又丧又颓又世俗的逃兵,他们面对战争面对家国宏大主题时,并没有自带光环,而是也会逃避会害怕,有着人性本能的反应,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是英雄,而是被一步步逼着,不得不成为了英雄。他们如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如同我们自己。这样的视角反而让普通人更能代入到那个历史场景、想象自己的选择是什么。
而《1917》同样讲战争,则更是个体视角,宏大战争场面都成了背景,剧情就仅围绕两个通信兵展开,超长的一镜到底,让我似乎也跟着他俩一同前行。让我震撼的除了镜头展开的艺术美感,还有个体小人物的反应。主角会抱怨为什么要选中他去执行任务,会在好友死去后消沉崩溃,会不得不在一种信念的支撑下完成常人所不能完成的挑战,会在终于英勇地送到信后,没有一丝表情地呆站着。影片最后甚至以将军的几句话解构了他送信的意义,揭露现实的荒诞和注定的命运,作为渺小的个体,他连一丝愤怒都没有,就默默地走到树下打开家人的照片。那一刻很感动,这就是普通人能做的呀。
《乔乔的异想世界》更是大开脑洞,在同样一个真实的战争历史背景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战争对个体的影响,残酷的厮杀无法避免地发生着,而个体意识可以从一个狂热的纳粹找回内在的爱和善良。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喜欢斯嘉丽的舞蹈,喜欢意想的滑稽的画面,像影评所说这是借由一个孩子的童话来给成年人世界一点安慰,而这部影片正是成年人献给成年人的温暖。个体终究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里,但可以如一个孩子那样找回爱和美丽。
我很享受在影院独自沉浸在影片里,如同做了一个神奇的梦,会带自己去到不一样的秘境里,去感同身受,去知道什么,去相信什么。
回到自己日常生活里时,破旧的蜘蛛网依然在那摇摆着,虽然看到时会有点烦心,但我能看到这点蜘蛛网对于自己来说太渺小了,时间会很快抹掉这些,我会根本不记得那些人和事,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以前总对自己说“顺其自然”,这次西北之行在自然里泡了一周,也更明白“自然”意味着什么,“自然”就在那,丑陋的荒芜的也可能是美丽的多彩的,不任由你改变,而个体只是自然中一颗沙粒,生于自然,存于自然,看得到个体意识的光芒,也看得到个体的渺小和命运的无常,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也才看到一粒生命的美好。
当我被现实生活顺其自然地推着走时,我看到自己的渺小,也看到自己可以有的一点自由,也看到一些遗憾和破碎,也看到取舍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而不该被他人、被观念、被一种流行的概念、被传染的焦虑推着走。如果相信真心是美好的,那就相信它,因为赋予真心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别人可以践踏的。
当我站在莫高窟黑暗的石窟里,借由一点微弱白光与一千五百前的佛像相视时,我感觉自己掉进时光隧道里,我试着想象一千五百来这里发生的一切,我想象不出来,我感觉此刻被这隧道一晃而过,都将为一瞬间,最终被黄沙磨平,像没来过一样,而只有眼前的我知道我来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