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我听过四种解释:游戏说、心灵表现说、模仿说、劳动 说。这四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但我对诗歌最初的记忆确实只是一种游戏。幼年时期,母亲就教我背诵一些民间的谣谚(广义来说也属于诗歌),短小压韵的句子充满神奇的乐趣,有很多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都还记得。
其中有极富时代色彩的:天上的星,亮晶晶,我在桥头望北京。望见北京天安门,毛主席是我们大救星。
有看手相测命运的: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住瓦屋。五螺六螺打草鞋,七螺八螺挑食卖。九螺十螺中状元。
......
但最启发我审美意识的却是一首农谚: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它常令我幼小的头脑里浮现出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寒冬结冰的小池塘,早春舒芽的垂柳,蓝天下轻飞的燕子,田地里默默拉犁的耕牛......这些画面我现在也还记得,因为时间太久远,我常怀疑它只是儿时的一个梦境。
真正对旧体诗发生兴趣是小学时代。那时由刘松仁,米雪主演的武侠片《萍踪侠影录》从香港引进内地,正在电视台热播。有次和父亲一起观看,男主角吟了一首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父亲马上接口念道:"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很惊奇,问父亲怎么会知道电视剧里的台词。父亲笑说:"这是李白的《将进酒》。家里有本书,里面收有这首诗。"
但这本书藏在一个笨重的大木箱里,而木箱又放在一个高高的衣柜顶上,取下来非常不方便,兼之父亲认为我年纪小,即使拿到书也不可能看懂,所以总不肯为我取出来。
于是这木箱在我眼里成了一个神秘的宝物箱,常生出一窥其中奥秘的冲动。一次趁父亲午睡,我搬了两条凳子摞在一起想爬到衣柜上去开启它,响声惊醒了父亲,他连忙下床把我从凳上抱了下来。可能是担心再出意外,他终于将木箱取了下来,搬进了我房间。掸去灰尘,开启盖子,我终于看见了里面的宝物:大半箱书。
其中有关诗词的书籍我现在还记得有这么几种:《唐诗选注》上下册。《唐人绝句选》,《唐女诗人集三种》,《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李白《将进酒》在《唐诗选注》里可以找到。以当时的年纪,书里的诗大部分是看不懂的,但一些绝句参考注释勉强能读通,放学后常在家翻看,也算是童年时代诗词方面的启蒙吧。
后来上了中学,基本上对数理化没什么兴趣,早自习也尽是挑语文课本里的诗词,文言文朗读记诵。每次考试,理科成绩一般都惨不忍睹,唯语文总能名列前矛。又很爱读古典文学作品,记得节衣缩食买过《史记》《资治通鉴》等名著,并且边读边做笔记,在那时打下了一些文言基础。
后来高考失利,步入社会后感觉前途黯淡,一片迷茫。谋生要紧,古典文学方面的爱好只能渐渐放弃。2003年的时候,下班无事,开始学上网。那时QQ有个聊天室叫对联雅座,当时专喜在里面和人对对子。有一次联友告诉我,天涯论坛里面有个版块叫诗词比兴,你可以去玩玩。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论坛,没想到一下子沉浸了下去。
以前一直觉得发表文章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但论坛改变这了一切。原来只须注册个帐号,就可以轻松将自己的文章贴到网上供人观看。那时论坛非常活跃,几分钟诌的一首诗,很快就有人跟帖点评。若有人夸好,则兴奋不已,若有人说差,则忽忽若失。简直如同上瘾一般,以至于上班时也神思恍惚,默默地构思推敲诗作,下班后便立马上网去查看昨天发的帖子又多了几条回复,有些什么评论。一天有人在回帖时兜头给我浇了一瓢冷水,他说我写的绝句根本不叫绝句,绝句是有格律的,而我几乎每句都出律。这时我这才知道写诗还有这方面的讲究,于是赶紧到旧书摊去淘些诗词格律方面的书回家钻研,渐渐略知了一些相关知识。
后来我又知道了一些其它诗词论坛,以及一些写法很有个人特色的诗人。其时网络诗词虽兴起不久,但由于参与者众,创作的多元化很快诞生了诸多流派。其中一些诗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创作方式,他们借鉴新诗技法,写出了不少极具现代意识的作品,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这类作品有以创作者本人命名的,比如"李子体","金鱼体"等等,但一般统称为实验派,对我产生了一些较大的影响。当时我正处于对诗词的狂热期,几乎每天都会上网去看别人在论坛发的诗作,也常贴些自己的作品和大家交流,但现在回头来看,基本上都是些幼稚无聊的涂鸦之作,沒什么可取之处。
大概2011年的一天晚上,我在一个QQ诗词群聊天,一位诗友在群里分享一首国外乡村歌曲:《离家五百里》(Five Hundred Miles)。这首歌描述的是一个异乡游子漂泊无依的心境,旋律忧伤,歌词质朴动人,当时我正在上海打工,也是远离故乡,因此很契合当时心境,听了之后非常感动,想着能不能把它翻译成一首旧诗。它的歌词是这样的:
如果你错过了我坐的火车/你会知道我已经离开/你可以听见汽笛在一百里以外响/一百里/一百里/一百里/一百里/你可以听见汽笛在一百里以外响/天啊/一百里/二百里/天啊/三百里/四百里/天啊/我已离家五百里/离开了家/离开了家/离开了家/离开了家/天啊/我已离家五百里/我衣不遮体/身无分文/天啊/我不能这个样回家园/这个样/这个样/这个样/这个样/天啊/我不能这样回家园/如果你错过了我坐的火车/你会知道我已经离开/你可以听见汽笛在响/在一百里以外
因为歌词简单,且大量回环往复,直译基本不可能,只能取其神而弃其形,采用意译。我坐在电脑前边抽烟边构思,大概二三个小时之后,译诗出来了:
行役经年岁,游子今始归。去时花灼灼,来时雪霏霏。故园日以近,中心日以悲。吉他久已弊,缁尘染素衣。离家五百里,铁轨何逶迤。离家四百里,北风漠漠吹。离家三百里,旷野行人稀。离家两百里,穷巷在山陲。离家一百里,慈母应倚扉。
译诗对原歌词作了大量改动,加入了不少新的意象,但在表达的情感上是共通的。译好后我贴到了论坛,很快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并被标为了精华帖。这首诗多年后又在众多公众号及诗词刊物上登载,有读者评论说读了之后忧伤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第一次让我在诗歌上很有成就感。
2012年之后我疏网了,也不再写诗。直到2016年有位诗友将我拉进了一个诗词微信群,我忽然发现以前一些诗友都在群里,并且增加了不少新人。这才发现原来诗词这门艺术总有人还在坚守,也总有新的爱好者在不断加入传承,于是又点燃了我久已熄灭的热情,重新开始写诗了。
疏网几年,我惊讶发现以前曾经活跃的诗词论坛多已式微,少数几个还在坚持的也是门庭冷落,发帖及回帖者均寥寥无几,不复当年之盛况。原来技术的革新导致大家都转移了阵地,现在一般都在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公众号上发表诗作,拿起手机即可观看,并且随时都能互动,所以论坛大家都不怎么去了。
我觉得诗词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特色,其内容应以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及思想感情为主,不能游离于时代之外。因此对拾前人唾余,搬运古典词藻,重复传统意象的拟古之作向所不喜。作为一个诗词的业余爱好者,我也确实觉得自己学养不够,写不了那种太雅正的作品。更兼生性较为疏懒,生活压力又大,故于诗词虽有兴趣,确也未曾太过深入钻研,只能靠以前一些浅薄的诗词积累,写写所见所闻,生活感触,尽量做到抒真情,不矫饰,至于写的好不好,只能让读者去评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