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真”这个词,我们就不得不也必须第一个提林黛玉了。他恐怕是贾府里最真的一个人,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真性情、真品格、真清高。但是,“真”也是相对的,在贾府这样一个社会,或者说是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环境里,她的“真”不见得是讨喜的,爱她的人会觉得这是她弥足珍贵的好,而看不惯的人却也是打心底里讨厌她,甚至是各种给她“穿小鞋”。
比如说,有一回宝玉和黛玉一同去探望生病的薛宝钗,一同吃酒的时候就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食,留他们喝茶吃果子。宝玉因夸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连忙把自己糟的取了来给他尝。宝玉笑道:“这个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灌了上等酒来。李嬷嬷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宝玉笑央道:“好妈妈,我只喝一钟。”李妈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喝一坛呢。不是那日我眼错不见,不知那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喜欢,给了你一口酒喝,葬送的我挨了两天骂!姨太太不知道他的性子呢,喝了酒更弄性。有一天老太太高兴,又尽着他喝;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喝。何苦我白赔在里头呢?”薛姨妈笑道:“老货!只管放心喝你的去罢。我也不许他喝多了。就是老太太问,有我呢!”一面命小丫头:“来,让你奶奶去也吃一杯搪搪寒气。”那李妈听如此说,只得且和众人吃酒去。……
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了,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那里肯不吃?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杯就不吃了。”李嬷嬷道:“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忙说道:“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只说姨妈这里留住你。这妈妈,他又该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悄的推宝玉,叫他赌赌气,一面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妈也素知黛玉的为人,说道:“林姐儿,你别助着他了。你要劝他只怕他还听些。”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想来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吃,也未可知。”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的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这是宝玉的奶妈对于林黛玉的评价,下人不敢明面上说主子尖酸刻薄,但只怕心里把黛玉埋怨了千万遍吧!其实,这就是林黛玉的“真”,她想到什么就会说出什么,也不会想着顾及别人的脸面什么。但是,到底,她的“纯真”、“尖酸”与“刻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你看她初到贾府时的心态是什么: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府打发轿子并拉行李车辆伺候。这黛玉尝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这是小心翼翼的林黛玉,这时候的她小心谨慎,不敢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但是,后来为什么就如此“放肆”了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贾母的宠爱。贾母是谁?贾府里最高地位的象征,有着这样一个靠山,她自然是能够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了。但笔者这里也不是说林黛玉就仗着贾母的疼爱怎样任意妄为了。她言语中的一些放肆不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她客居他乡、寄人篱下的原因罢!
林黛玉从小丧母,继而丧父,她的整个人生基本上是在贾府中度过的。虽然贾母十分宠爱她,宝玉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但她到底是依附着贾府而生的外族人,她在经济上是不独立的。相比之下,薛家也寄居在贾府的梨香院,但是他们是吃穿用度一应自给自足:
“一应日费供给,一概都免,方是处常之法”(《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然而,黛玉是一个人,孤零零的一个人,她虽然有贾母夫人疼爱,但是,抵不住有很多人不喜欢她:
“……你方才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子不好了,每年犯了这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林黛玉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客居是不讨人喜得,因而,她的心里常常驻足着一种情绪,现代心理学称之为“抑郁”。而这样的消极情绪不仅表现在黛玉黯然神伤的心态,也表现在她为人处世时的所作所为。但是,林黛玉毕竟是豪门贵族家的大小姐,她毕竟是饱读诗书的才女,所以,她的抑郁也是超出于常人的,这就表现在她写下的著名的伤春悲秋的诗词。其中,广为人知的是那首《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天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从葬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同样都是美好但是孤独;以花喻人,更是托物言志——“质本洁来还洁去”。这里的“洁”是林黛玉的一种清高与纯真,她向往自己内心渴求的,追求自己内心向往的爱情——宁缺毋滥。所以,她这一辈子的眼泪也是只为贾宝玉一个人而流的。
另外一首著名的词曲就是林黛玉在听完戏剧《莺莺传》的时候,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于是在一个雨夜写下了《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这是林黛玉才情显露的一首好词,别人家“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黛玉却将《春江花月夜》之格化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林黛玉的“愁”是渗透进骨子里的,是用她的泪与血凝注而成的。从小的身世、成长的环境和命中注定的劫数都让她这一生不得不与“愁”相伴。所以,她不是在耍小性子也不是在闹脾气,这些都是她,一个真真切切的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掺任何的杂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