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纪60年代,在欧洲西部的英伦三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在这场工业革命中,英国的生产力突飞猛进,国力暴增。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了第一工业强国,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而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东方的中国却是暮气沉沉,完全是另一派景象。那么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人在做什么?
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极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及效率,奏响了工业革命的前奏。两年后,大清国乾隆皇帝继位,清朝逐渐走向巅峰。不过此时的东西方完全是两个样子,即使走向巅峰的清王朝也仍然和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人无法相比。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很快,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1776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英国从此进入蒸汽时代,开始走向工业革命的高潮。蒸汽机的出现很快引发了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英国在纺织、冶铁等多个领域开始进行技术革新,机器生产开始逐渐取代手工生产,英国的生产力和国力飞速提升。
而当时的清朝在干什么呢?当时清朝干了很多事,著名的乾隆皇帝有不少的大手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下江南。1751年-1784年,乾隆皇帝耗费白银2000余万两,先后六次巡幸江南。当时乾隆的精力除了吟诗享乐外,大部分用在了平叛和抗击外敌入侵上。乾隆皇帝平定了准噶尔、白莲教、甘肃回人、台湾林爽等起义叛乱活动。同时,还击退了缅甸人、廓尔喀人、越南人等周边国家民族的入侵。当然,其中大部分战争实际上是以失败而收场。虽然乾隆皇帝在打仗和享乐方面不含糊,但他在位时期,清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1802年英国人发明轮船的时候,大清朝的官员们在苦读四书五经,大部分国民为了糊口,整日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清朝的统治阶层自诩为自己是最先进,大清的士绅和地主把手里的钱建房置地而不是投资,整个大清国仍然沉浸在大国的迷梦中。1825年,当史蒂芬孙驾驶着他的火车在铁轨上奔驰的时候,大清国仍然不知道蒸汽机是何物,也不知道英吉利这个国家在哪里。鸦片战争爆发时,光绪帝曾询问大臣:英吉利这个国家在哪,英女王有无婚配。这在当时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荒唐。要知道,明朝时中国就已经有了坤舆万国全图,不仅知道英国和巴西在哪,还知道地球是圆的。和明朝相比,清朝在科学技术方面可以说发生了倒退。
1835年英国的蒸汽机数量超过2万台,钢铁产量突破100万吨,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40%;英国的煤产量更是达到了3000万吨,占到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英国每年加工的棉花就超过5亿公斤,棉花一直供不应求。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小农经济时代,仍然是手工生产方式,根本没有现代工业。1840年,当英国装备先进火炮的蒸汽军舰开到中国沿海的时候,清朝官员和军队纷纷称奇,而规模庞大的大清水师根本不堪一战。英国传教士郭士立写的《中国简史》上说:“由大小不同的一千艘船只组成的整个中国舰队,都抵御不了一艘(英国)战舰。”当时英国远征军在中国沿海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两千英国军队就把数十万清军打得溃不成军,被迫和英国人签订丧权辱国的《鸦片条约》。这就是工业革命时代,中国和英国的差距。
在西方人眼里,当时的中国就是个暮气沉沉、行将就木的泥足巨人,早已不复汉唐雄风。骄傲自满的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其他国家都是蛮夷,全都不放在眼里,而他们所谓的“现代科技”不过是奇技淫巧。而正是这些蛮夷,靠着奇技淫巧打败了中国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清王朝固步自封、骄傲自满,最终在日新月异的工业时代落伍。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重视工业和科学,珍惜今天的发展成果,奋起直追,早日实现中国的崛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