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悲哀莫过于死亡的是两个人 消费死亡的却是成千上万人

悲哀莫过于死亡的是两个人 消费死亡的却是成千上万人

作者: 阿铁atiemsu6688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21:33 被阅读34次
atiemsu

我还是蹭了这个热点

不过我想说点别的

炸了

新闻,朋友圈,讨论组,博客,贴吧,论坛,客户端,评论区,留言区,

彻底的炸了。

“畜生,王八蛋,不得好死,断子绝孙,是人是狗”,充斥在我的耳边,

也充斥在你的耳边吧。

榆林产妇跳楼身亡的消息光速般传播在8亿人的朋友圈,

听到消息的我是惊愕的,和所有人一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随之而来的是满满的心痛和愤怒。

按照舆论的导向,我真的想代替法律去给那个狼心狗肺的人扣一顶间接杀人的帽子,

定一个间接故意杀人的罪名,并亲手执行枪决。

然而,我不是法律,我代表不了法律,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何况证据还不足以证明到底谁在撒谎。

孕妇的死,孕妇肚子里孩子的死,是可悲的,

是让任何一个区别于行尸走肉的人所痛心的。

我们能做的:

一是祈祷她和孩子能在天堂那边不会再有痛苦。

二一定是关注警方的彻查,给予母子二人的死一个让人信服的真相。

三总结真相之后的原因,以警示自己,警示后人,甚至推动司法公正。

但是,让人悲哀的,却是有着成千上万的人,揣着母子二人的死亡做消费,仿佛赢得了市场。

01.

很多人都看过这些文章吧,或者说是观后感,

《难产孕妇跳楼身亡:不到怀孕生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

说实在的,骂的真解气,我都想跟着骂。

《26岁待产孕妇跳楼:剩女也比嫁出去命都没了好》

不知道小编最后会不会结婚。

《如果这个难产孕妇忍住了没跳楼会怎样?》

文章末尾描述的是孕妇如果没有跳楼,之后会发生的各种惨状,总之,臆想之中的一定过得不好。

《产妇跳楼自杀:生死关头父母都不站自己,当真生无可恋》

父母不站自己?小编是已经去采访了人家爸妈,是已经深入人家的生活感受了吗?还是?

《产妇绝望跳楼、原配捉奸碾死:谁让女人的命这么不值钱?》

这是要为联想打广告吗。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拥有生命质量自决权应该是底线文明!》

文章说的是一个人他生下来并获得独立意志之后,他的生活就应当由他自己决定,任何人无权干涉。当这样的理想状态成为现实状态,人类社会才算是有所进步。

说的很好啊,这是我的梦啊,没人管我,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路边停车不用罚款了,吃饭不用给钱了,老去的父母也可以不用管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决定,任何人无权干涉?

真的建议小编去翻一翻权利和义务。

《榆林产妇跳楼:怀孕生产就是婚姻的试金石》

结婚前先怀孕试探一下吗,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难产孕妇跳楼身亡:可怕的是中国遍地是这样的家属》

看到这个文章我想到了我奶奶,她老人家只要一听说我出去旅游就会提醒我:“铁铁,出去玩可千万别坐飞机啊,那飞机容易出事,上次那个......”我当然会说好。

可飞机出事比起车祸来说,概率能相提并论吗,不过是因为稀奇。

相信对于大部分产妇来说,自己的丈夫和家人还是很关心自己的。

《“老婆生孩子,哪有我和兄弟喝酒重要”》

也许文章在阐述别的事情,UC震惊党我不做评论,据我现在可以了解到的,该产妇的丈夫并没有在产妇要生产的时候去和兄弟喝酒。

《产妇下跪哀求:我也是人,为何我却丧失了活下去的权利!》

是下跪哀求还是因为疼而下跪目前还不得而知,当然,大多人的心里更加偏向于产妇是在哀求而非因为疼而下跪,因为愤怒。

但是文章的作者不一样,作为人,可以嗔,可作为自媒体就不应当不明真相的煽动群众的情绪。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真相而写出这篇文章,还是明知道自己不知道真相故意写出这篇文章。

总之,这篇文章已经被转发到了我的朋友圈。

其中,有些文章下面会附上自己大大的付款二维码,并标注,“能请我喝杯咖啡吗?”

这一类的文章真的太多了,真的看不过来,

《那个男人生孩子的时候,他的蛋蛋被一层层切开……》

《陕西产妇跳楼自杀| “哪个女人不生孩子,怎么就你那么娇气?”》

《产妇跳楼的绝望也与冷酷的亲妈有关:她眼睁睁看着女儿疼,却无动于衷》

《我把你当老公,你把我当子宫》

咪蒙,你真的确定这只是“盲井”吗?

人,可以爱,可以恨,可以贪,可以嗔,可以痴,可以食,可以色,可以性。

但是,媒体不行,你有作者思维,可不能不客观,不能煽情绪,

更不能不明所以的带节奏,舆论往往被媒体带着走。

02.

面对一个人的不幸离世,最基本的伦理都要求“逝者为大”,

可是呢?

在“关注度=点击量=市场价值=利润”的网络媒体生态中,一些网媒在关注度竞争、舆论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开始遵循野蛮的“丛林法则”。

新闻晨报王晓易说过:

要么简单粗暴地俘获眼球,战胜对手;要么端庄优雅地被人打败,惨遭淘汰。

10W+对于小编来说,是列入KPI(关键绩效考核)的。

那些惊悚冷酷的标题和报道,写给谁看呢?当然是写给爱看的人看。喜欢惊悚、粗暴、极端,这样的看客大有人在。这时的“做新闻”,更像一笔生意——吃透受众需求,按需生产供给。

色情、暴力、极端、恶俗、粗鄙,你喜欢什么,我就卖什么。

归根到底,还是市场有需求。

03.

当然,我相信超过2000万的媒体作者中,还是有冷静和客观的。

中国新闻网:《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各方最新回应,主治医师已被停职!究竟是谁拒绝剖腹产?》

《国家卫计委回应陕西产妇坠楼事件: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中国青年报:《产妇跳楼,争议焦点不应是该不该剖腹产》

《"产妇跳楼事件"专业的媒体报道在打脸带节奏的戏精》

新京报:《社论:产妇坠楼身亡,“生命”不该被舆论撕裂》

《产妇跳楼事件:“下跪”还是“下蹲”,责任完全不同》

央视新闻:

《陕西产妇坠楼事件监控曝光院方与家属仍各执一词》

《国家卫计委:榆林产妇事件让人痛心已责成当地认真调查核实》

等等这些,都是很客观的新闻,我相信,我们从这些新闻中就已经足够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曾经我的自媒体老师教过我关于用户阅读心理的课程:

①我要知道的比别人快

②我要知道的比别人多

③我要知道点不一样的

④我要读有用有趣的

⑤我要更高效的阅读

⑥我要更好的阅读服务

追求10W+的爆点已经是业内不成文的共同理想了。

我想:

之所以我们会转发那些似乎表达了我们心声的自媒体文章,

可能正是那些作者明白,

这正是我们想要表达的,

而非事情的真相所要表达的。

当然,自媒体老师并没有教过我:做媒体,要客观。

04.

鲁迅的小说《药》里有这么一段话: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给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夜晚那个看不见的黑色的人获得了钱,茶馆的华老栓夫妇获得了人血馒头。

似乎互利共赢,

毕竟,利益驱使下的人心,

怎么会腾出地方想到馒头上到底是谁的血。

atiemsu

悲哀莫过于死亡的是两个人,消费死亡的却是成千上万人。

请公正,及客观。

相关文章

  • 悲哀莫过于死亡的是两个人 消费死亡的却是成千上万人

    我还是蹭了这个热点 不过我想说点别的 炸了 新闻,朋友圈,讨论组,博客,贴吧,论坛,客户端,评论区,留言区, 彻底...

  • 最坏莫于死亡,不死就能重来

    最坏莫过于死亡,不死就能重来。 我记得这是大冰写的书中十二个故事中的一句话! 是啊,我们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死亡,只要...

  •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死亡,因为死亡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前没有听闻生死轮回的解脱之道,而使自己的...

  • 《活着》||别再问那个叫富贵的男人为什么活着

    命运对人最大的惩罚,莫过于死亡。 比死亡更大的惩罚,莫过于经历所有苦难之后,还要独自活着。 故事的最后,只剩富贵和...

  • 死亡这件事

    一个人来到这世上是偶然的,死亡却是必然的。人从一出生那刻起,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无人能幸免。 孩童是从不会想到死亡...

  • 由乔任梁之死说开去

    前言:我慎于谈论别人的死亡。网络上一些人消费别人的死亡,嘲笑别人的死亡,须不知正叹他人命不长,谁知自己归来丧。 ...

  • 二十七短歌 七

    我的悲伤 一人彷徨 我的死亡 却是天堂

  • 不畏结果,只求无愧

    直面死亡,到底直面它的什么呢?看淡它还是或许有别的办法呢?死亡,既与黑暗有关,但死亡之后却是迎来的却是光明。远离了...

  • Li

    任何一个不是自然死亡的,都是悲哀的。

  • 2018-07-22

    活着真好,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死亡,但是比死亡更痛苦的事是等待死亡。所以说还是活着好,活着能看到许多东西,比如: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哀莫过于死亡的是两个人 消费死亡的却是成千上万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dw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