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做中小学生的家长特别痛苦

为什么做中小学生的家长特别痛苦

作者: 快乐老糖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17:26 被阅读0次

到了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倒过来了,学生家长完全成了中小学老师的下属,对老师的话唯命是从,不敢有半点怠慢。

在班级的微信群里,老师以教训下级的口吻教训家长的事情屡见不鲜。

每天晚上,学生做完作业以后,是家长先检查,再签字,然后才敢呈上老师御览。

如果作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老师首先批评的就是家长,而不是学生。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每天晚上拖着疲累的身躯替小学老师检查作业的马前卒,而且还不能有任何抱怨,说话之前还要看老师的脸色。真是有苦说不出。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在生活水平急速提升,在社会上获得财富和尊严的同时,面对孩子的老师,却失去了尊严呢?

最明显的一点,我想是因为,对比我们上学的年代,目前的中小学,以及高考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
如果说我们那个年代的高考是冷兵器时代,那么现在的高考已经成为现代核战争,其技术难度和战争方式,都非以前的时代可以同日而语。现在的上学和备考,就像一场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一样,只有动员全部的力量,才有可能打赢。
而在家长、学生和学校三方来说,最着急的应该还是家长。所以家长捋起袖子亲自上阵,也就不足为怪了。

造成这一点的根本原因,还是家长三观的问题。

大多数的学生家长的思想实际上是没有见识,并且极为懒惰的。这些人只知道让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给孩子一个稳定幸福的人生。
实际上一条路走的人多了,就会变成一条绝路。

白热化的竞争,带来的是时间和金钱的大量的浪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拼尽全力去读一个普通的本科,已经是完全无法收回的投资,研究生就更不用提了,出国留学则是个更大的坑。
在我看来,这些家长就像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全天下那么多的投资品,只知道把所有的筹码全押在一种投资品上,而且这种投资品的投资渠道完全被官办机构垄断,潜规则众多,投资流程复杂,隐含各种不可控因素,回报时间超长,还完全不保证回报。
最要命的是,这种极劣质的投资品,即使成功获得回报,也完全无法传承给下一代,每一代人都要重新被活剥一遍。

此话怎讲呢?
如果你投资了几套房产,你老了以后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女。如果你有一个公司,你可以让儿女继承家业。哪怕你只有一个不太争气的股票或者比特币账户呢,你还是可以传给自己的孩子,虽然现在被套牢,有朝一日还是有可能翻盘啊。这些资产,和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稍加思考便可以发现:儿女继承父母的任何资产,都不需要付出努力,最多是办个手续。但是文凭和工作是不能像资产一样传给儿女的。就算你是高考状元,上了北大清华,光宗耀祖,红极一时,你的孩子高考的时候,对不起,重新来过,考不上就是考不上。就算你是世界500强CEO,呼风唤雨,位极人臣,只要你是个打工的,你就不可能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女,因为这位子根本不是你的,而是老板给你的。

上一段的最后一句点出了核心问题。为什么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家长非常痛苦?
因为他们拼尽全力,在追求一些不属于自己,需要官办机构认可和赏赐的东西。在一个具有丰富投资知识的人看来,这种关键资源被卡住喉咙的,需要官办机构认可的,转瞬即逝,不能够传给后代的暂时的“财富”,就是一种浮华和虚荣。
就像整容脸,又花钱,又挨刀,好看是好看,可是根本上的基因没有改变,下一代还是会很丑,还是要去花钱挨刀。

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有德之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那些实是在在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浮华。在人世活的时间越久,就对《道德经》、《论语》两本书的体会越深。

有很多的家长都非常忧虑,他们问我:既然上学不合算,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难道不上学了吗?
首先我并没有说所有人上学都不合算。天分过人,可以轻松拿高分的学霸,还是可以去拼一拼的。
资质一般的孩子,家长为他投入过多的资源,是要打水漂的,就像县城马路边的一栋三层小楼,你再怎么努力装修,也就是一个如家,没有可能是丽思卡尔顿。
水平一般的学生,能考上什么学,就上什么学好了。在怎么逼,意义也不是很大。逼急了,还会毁灭亲子关系,重则跳楼自残,轻则反目成仇,不划算。有逼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去多赚一点钱,在大城市买几套房留给孩子,可能对他的未来会好得多。

有很多家长的心态并不是很好。他们在逼自己孩子学习的时候,实际心理状态是被两个魔障所笼罩。

第一个魔障,是很多家长不是不知道给孩子留资产要好于让孩子辛苦上学,但是他们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是:“我当年辛苦上学,寒窗十几年,苦尽甘来,才有了你今天的生活。你凭什么什么都不做,就能享福?”
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吃过苦,就对“不劳而获”这件事情,有一种仇恨的,恐惧的心态。就好像古代人说的,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奴隶翻身做主人,转过头来并不是善待弱者,而是把当年自己的苦难全部发泄在弱者身上。

第二个魔障,是很多家长逼孩子读书,是出于“你考不好我很没面子”,而并不是因为要考虑孩子的前途。尽管他们嘴上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实际上并不是。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面子要比里子重要得多。他们宁可平时省吃俭用,也要在结婚的时候铺张浪费,大讲排场。他们平时可以对老人不管不问,当老人去世的时候,却又大操大办,极尽哀荣。他们也并不爱孩子。孩子也只是给他们长面子的工具而已。

普通人之所以活成普通人,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人生是非常短暂的,而能有机会陪伴孩子成长,又是短暂人生中不可复制的瞬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孩子一生中依赖你,需要你,也就这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这是多么宝贵的时光!
而有些人偏偏因为无法跨越自己内心的魔障,把这美好的时光活活变成了一个家庭的地狱。把本应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变成了和学校老师共同虐待孩子的监狱和行刑室。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一个人的性格,要比他的学历、工作和拥有的财富,对他人生的幸福产生更多的影响。
而能够影响一个人性格的,除了基因,就是从小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如何对待他。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活在父母的监控、责骂、打击之中,他的内心会成长为一个温和、善良、坚定的人吗?
我不敢说没有,但是会比较少见。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监牢的人,很大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扭曲的灵魂。
这场悲剧由此周而复始,一代一代恶性循环。

可见对待孩子的态度本身,要比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学习成绩这种东西,就像是跑步、跳远成绩一样,如果能拿金牌,就去努力一下,否则身体健康就好,不要强求每个人都去参加奥运会。
反而呢,那些去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因为训练的强度过大,他们的身体到了老年也是一身的伤病,可能还没有一个普通人的身体来得健康。
而我们的教育制度,就是逼着每个学生都去参加奥运会,逼着每个孩子,不管他们天分如何,都要像奥运选手那样高强度训练,还要拉上父母做陪练。这怎么可能会不痛苦,怎么可能在成年后没有后遗症呢?

我经常说,人生就像田忌赛马。聪明人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竞争。只有笨人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竞争。
所以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最大可能去发挥,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而其他领域,使用其他人提供的服务就好。
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就要尽早帮助他们找到身上的闪光点,去踏入更有优势的赛道。而承认这一点并不可耻。

我也是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知道我其实对社会简直是一无所知。我系统性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发现我真是缺了很多功课。
由此,我也真诚地奉劝各位父母,如果说在这个世界生存需要一些智慧的话,这些智慧大部分都不可能从学校学到,而是从社会中习得的。
所以如果孩子对真实的世界的兴趣比书本更大,就应该让他们进入真实世界摸爬滚打,而不是去赶鸭子上架,逼不愿读书的人去读书。因为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就像没吃饭,另一个人读书就像吃毒药,那么胜负其实已经确定了。

谈到这里,这个话题的内容也就写的差不多了。另外最后提醒各位父母,如果你们想尽早有孙辈,想要儿孙满堂,就不要给孩子灌输“上学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途径”这种概念。因为被灌输了这个观念的孩子,他长大以后会倾向于晚婚晚育。即使生了孩子,也是和你们一样往死里逼他学习,而因为这一点,他不会生很多孩子了,一个就够他受的了。
很多没有孩子的小伙伴可能体会不到这点,但你有可能回忆到你曾经被逼的伤害。

想要孩子做什么就诱惑什么 不想要孩子做什么就强迫什么

你强迫她学习她长大一定厌恶学习 你强迫她吃饭她长大一定厌恶吃饭 你强迫她学琴她长大一定最想砸琴。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她为何很爱读书,因为小时候她爸爸故意不让她读书,总是她什么事情做得好了她爸爸才奖励她读一本书。就在这种诱惑下她充满了对读书的期待。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想要孩子做什么就诱惑什么 不想要孩子做什么就强迫什么。

你强迫她学习她长大一定厌恶学习 你强迫她吃饭她长大一定厌恶吃饭,你强迫她学琴她长大一定最想砸琴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她为何很爱读书,因为小时候她爸爸故意不让她读书,总是她什么事情做得好了她爸爸才奖励她读一本书。就在这种诱惑下她充满了对读书的期待。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就像没吃饭,另一个人读书就像吃毒药,那么胜负其实已经确定了。我得用这句话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没有文化,所以从来不管我也管不住我。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做中小学生的家长特别痛苦

    到了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倒过来了,学生家长完全成了中小学老师的下属,对老师的话唯命是从,不敢有半点怠慢。 在班级的...

  • 你为什么上班

    前两天看了一篇布尔费墨老师的文章,写的是为什么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家长非常痛苦? 老师的观点很颠覆:他认为原因是家长们...

  • 孩子你要优秀--父母的心里“牢笼”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84%的中小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被很多家长和老师所忽略。老师认为,痛则是成...

  • 思想的碰撞----学习方法的交流分享

    近期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平时学习特别努力,为什么成绩老是上不去,做家长的看着也比较着急。”也有学生会跟...

  • 开学季不是解脱期

    随着疫情的基本结束,中小学生陆续开学了,家长们可以摆脱对"小神兽"的教育和管制了。但我要提醒中小学生的家长们:开学...

  • 家长会不会?

    现在有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开家长会的日子已经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

  • 痛苦

    今天孩子学校开家长会。我在那里特别痛苦。我很认真的记录,恐怕老师说的东西,我记不全。可是怎么才能让他理解和做...

  • 孩子读书很多,为什么作文老是写不好?

    孩子读书很多,为什么作文老是写不好? 文:桃子李子 这个问题,可谓是中小学生家长常问的一个经典问题。 如今,老师和...

  • 暑假,您的孩子还好吗?

    又马上到全国的中小学生的暑假了。一到暑假,我们许多家长就有许多的感慨,为什么呢?简单来说,暑假将有四点隐患...

  • 最好的家庭教育: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

    精彩导读: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特别的焦虑,特别的紧张,特别的纠结,就是因为家长一直都在“短期”的圈子里打转,从来都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做中小学生的家长特别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fz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