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当耳边回响着这首《童年》的歌曲时,童年早已逝去,每每回忆,却历历在目。
曾听爷爷说过“姑姑和爸爸的童年”,爸爸有三个姐姐,男孩有上学的机会,而女孩呢?就要帮父母放牛,挣得一些公分,父母都不会把放上学的机会给女孩,因为老一辈的人都认为:女孩不用读书,反正是要嫁人的。”所以三个姑姑都没上学,把所有上学的机会都留给了爸爸。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是正儿八经的农民,那时候没有零食,三姑记得记清楚的一次是,清明节上坟,放牛娃在山上放牛,听到爆竹响,马上寻着爆竹的声音,找到上坟处,一般情况下,大人会分给前来“观看”的小孩几块饼干。三姑很兴奋极了,舍不得吃它们。一心想着留给家里的弟弟吃,三姑把它转攒在手心里,因为所有衣服上没有口袋呀,就这样攒着攒着,等回到家时,饼干早已经融化在手心里了。
我呢?80后,至今也是四十了吧,别看我个子小小的,七岁就上一年级了,最喜欢那时候的张老师了,一上学,就学会了很多集体的活动,跳飞机格,打石子,跳绳,上山摘捻子,跟爷爷去山上摘菠萝,下溪流中“洗身子”(游泳),最有趣的就是下雨后的“跳桥洞”,跟着大人去拔禾秧(长而扁且软的是一种杂草,到今我也还没弄懂怎样去区分禾秧和杂草?)还有,就是走遍全班同学的家里,周六周日都是在班长家里度过的。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六年级时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时爸爸买了一辆名牌自行车——凤凰牌。在我们村可是少有的,而电视呢: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电子产品,电视是大家都羡慕的,那时是一村人都围在电视机旁看《西游记》,墙上贴的也是《西游记》的画。
时光任苒,岁月如梭。孩子出生,成长,我们也在小镇上买了一间小商品房,住商品房的人们啊,一回家,就把门给反锁了。楼上、楼下、对面住的是哪里人啊?是谁呢?他们是从事什么职业啊?有时都顾不及问。孩子呢?没有了放牛;没有了打石子;没有了“洗身子”……所有的这些都要经过“体验”来完成,每玩一样都要“买票”,夏日,孩子想要游泳,便要四处打听,哪个游泳池里的池水比较干净,“华亭”的又太小,“小飞人”的又太远,找着找着,夏天也就过去了。
很多时候,电子产品代替了许多的陪伴,特别是疫情,更多与电子产品接触的机会,游戏,使人爱不释手;斗音,让人停不下来;高铁上,地铁中,车站,人手一机,机不离身。手机发挥了她的天使作用,工具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成为不少家长与孩子之间恶劣关系的导火线,是家长烦恼区域中的“一线烦恼”。
三代人的童年有不同的经历,三代人有三代人不同的理想,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愿童年的童真、童趣、童味如彩虹般的灿烂,如五线谱的美妙,如画笔下的缤纷,绽放童年生活甜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