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悦享阅读🍀
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作者: 幻宇宸空 | 来源:发表于2021-05-15 21:59 被阅读0次

    我们有很多理由可以让自己囤货、无法舍弃不用的物品:

    1.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

    物品被过度制造、被过快流通的物理性原因。

    2.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

    虽然具备丰富的家装知识和收纳整理技能,但对于舒适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数量的估测和考量不足。

    3.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物品产出数量已非昔日能比,然而我们依然会受到来自父母或是上个时代的价值观——“太可惜了”“不能搞浪费!”的影响,因此这属于观念上的原因。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3种理由中徘徊。一不小心导致的结果就是只进不出。而我们在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

    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不能用),我们就在“暂且”“好不容易”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人们对物品也会有同样的定式思维——“(可能)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

    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也是为什么在昨天花了一天时间去清理的原因,因为有些东西真的以后都不会用的。

    而在生活中,可以将之分为3类人群: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一般因为工作繁忙,待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整理家务的事情总是推后进行。乱七八糟的家让人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了恶性循环。

    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担心“没有某个东西会发愁”,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储蓄物资。这也是三种类型中人数占比最多的一类。

    是不是感觉都和自己很像?其实每个人的内部都隐藏着这三种类型,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倾向的表现较其他两者更为突出罢了。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舍”即为“出”。

    也正是如此,是我们拥有了:放手的自由、保留的自由、取舍选择的自由。

    如果你不想再吃了,

    如果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

    那就应该放下碗筷,不多吃也没问题。

    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

    如果你不想再穿了,

    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

    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

    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东西买东西,又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放手而囤积东西。

    难道是怕家人责怪?

    难道是介意周围人的眼光?

    我们要明白: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而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对你已经没有价值了,感觉已经不适合你、不会给你带来好心情了,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处理它,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没有必要为东西本身留情。

    “我想要这个东西”“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无论是获得还是放手,都要做到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就是开始行动。

    别人的东西姑且不说,至少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ik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