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08,道德经里的个人修为

2019-01-08,道德经里的个人修为

作者: 若谷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0:46 被阅读0次

    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上士听道之后,勤勉地实行;中士听了道后,若有若无;下士听了道,大声嘲笑。

    不被嘲笑,就不足以称其为道。

    所以古人立言时说过:

    智慧之道好似暗昧;前进之道好似后退;平坦之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山谷;大白好似受辱;广大的德好似不够;标杆的德好似小偷;纯朴率真好像污浊。

    大方正的无棱角,大器皿晚形成;大声响没有声音;大形象没有形状。

    广大的道无法定义。

    只有道,善始且善终。

    意思是向自身的反向转化,是事物自然规律的运动方式。明此理者,因异于俗人浅识,故似同愚味。用柔弱不过分的作法,使事物达到自身的和谐,是自然规律的应用方式,所以循道而行者,因虚心应物,便如同退缩。行于大道,虽然结局能使事遂身安,但圣人却自始至终都是谨小慎微,故而若似崎岖。

    理解:

    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没有疑惑,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练习运用它。

    悟性一般的人听说“道”后,有时记起来,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半信半疑的行动。

    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并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如果不被嘲笑,就不能说明道的伟大。

    所以古人立下言论的时就说过:

    明道若昧:有道之人很有智慧,却总是感觉自己很愚昧;

    进道若退:有道之人在前进的过程中,却总是后退一步考虑问题;

    夷道若纇:有道之人走在平坦的路上,却总感觉哪里有瑕疵有缺陷。

    上德若谷:有上德的人,极为虚心,其学习精神仿佛如山谷一般;

    大白若辱:有着极高名誉的上德之人,做事做人非常谨慎,总感觉自己时时刻刻受辱一般;

    广德若不足:上德之人胸怀宽广,可是他们自己却感觉不怎么宽广;

    建德若偷:上德之人的说话举止是社会的标杆,他却总感觉自己说话办事偷偷摸摸;

    质真若渝:上德之人纯朴率真,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好的,总觉得自己做的很差很污浊。

    大方无隅:巨大的方正,根本没有棱角;大器晚成:庞大的器物,很晚才能成型;

    大音希声:恢弘的音乐,却是无声之音;大象无形:宏伟的形象,根本无法形状。

    道广大无比,无法用简单的定义来描述。

    但是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第十五章

    1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2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3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4 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1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

    2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3 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

    4 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08,道德经里的个人修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k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