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章
如何理解合乎情理胜过绝对理性?
在投资决策时,不要试图保持绝对理性,而是要做出对你而言合乎情理,也就是更好接收到的选择,后者现实中更容易做到,能让你长期坚持,而坚持对理财来说才至关重要。
有些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到了现实中就违背人性,而且我们是普通的凡人,市场的波动是随机的,没有人会看着自己的账户起起伏伏而没有波澜,还能按照理论上的数据执行,更多的是随着市场的起伏而情绪跌宕,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到影响,如果这样就得不偿失!所以好的办法是做出对你合乎情理的方式,这样好让你可以安稳的睡踏实。
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投资从本质上说,是规模巨大的一群人根据有限的信息针对将给他们生活幸福度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做出不完美决策的行为,而这会让最聪明的人也变得紧张、贪婪和疑神疑鬼。
为什么要设置容错空间?
容错空间让我们承受一系列的可能结果,拥有这种承受力后,就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等待,从而提高概率的回报发生在你身上的概率。巨额收益出现的频率之所以很低,一是因为这样的事不会经常发生,二是因为需要时间来积累复利,因此那些在策略上留出足够的容错空间,让自己能在其他方面承受压力的人,就比那些一旦犯错就会输光家底的、退出游戏或者不得不收入更多本钱的人更有优势。
给自己留出犯错的空间,并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做好预案。书上用算牌这个例子讲解了空错空间,如果我们知道某张牌已经出了,我们手里还有更大的牌,就可以压上更多筹码,但是如果我们不清楚不知道别人手里的牌,那最好谨慎一些。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事情了如指掌,更多的是不知道、不确定,所以就需要为错误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便一旦我们真的出现了危机,不至于再无翻身之日,为错误留出余地就是承认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概率——”一切未知情况“——的存在。生活存在不确定性,而投资市场更是随机的。
为什么应该避免设置极端的财务规划目标?推广一下,为什么做人不要那么极端?
极端的财务规划目标会提升让我们在未来某一天感到后悔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设置极端的财务规划目标,例如可以是年入多少万或者资产到多少,我们就会为了这个目标牺牲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即便是有一天目标达成了,但是回头看,牺牲了家庭,也不会感到幸福和愉悦。
做人太极端会失去友谊,甚至失去亲戚和爱情,任何事情适度就好,在一定的范围内,让自己舒服,和别人相处也舒服,人生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让自己家人朋友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价值,也让之间的关系更融洽长久。
万物皆有定价,投资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像其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样,投资的成功需要投资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但衡量这种代价的不是金钱,而是波动、恐惧、怀疑、不确定感和悔恨——如果你不是那个直接面对它们的人,这些代价都容易被你忽视。
因为没有认识到投资需要付出代价,我们总会期望不劳而获,而这就像入室抢劫一样,不会得到好结果。
股市也是一样。它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让你付出的费用——获得回报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你为获得比储蓄和债券带来的低回报更高的收益而要购买的入场券。
投资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一直向上涨的,过程总是曲曲折折,正因为这个过程是曲折的所以在持续的投资中,我们才能在别人看似煎熬的低谷买入更多的筹码,买别人看似疯狂的山顶保持警醒,从而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但假如,我们不想付出这些,不想忍受低谷的煎熬,只想要山顶的高光时刻,那么最终就和小偷一样,想不劳而获,也许有时候会成功,就像有的小偷也不会被抓,但是时间越长,小偷的后果都一样,不会变得富有,最终更可能是锒铛入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