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涨(续)- 失利
2015年几乎是股市最高点带着自己全部资金杀入股市,每天买进一个涨停股等第二天涨停抛出,同一只股票越买越高。那段日子很恍惚,除了晚上睡不着,白天出去消费完全是一副暴发户的嘴脸,觉得赚钱真的太容易了。
时间来到5月28日,那时候还每两个月回北京一次。在接近收盘的5分钟还坐在办公室里跟同事聊天,一副春风得意。结果就在这几分钟之内,千股跌停,一下子傻眼了,当时心理直接崩溃。
第二天不计损失挂跌停价格清仓,开始根本卖不出去,后来居然大涨。不过我已心灰意冷无心再战,关上股票软件再不闻不问。
看到了吗,这就是典型的韭菜做法,高位追涨,亏损割肉,关灯吃面。
事实上,我还是幸运的,2015年的牛转熊还是出现了M走势,我在第一波下跌中就被洗出去了,结果幸运地避开了第二波超级猛烈的下跌。
真的想象不到,像2015年牛市我居然亏损了10%。从亏损比例来看,可能我还算不上一棵合格的韭菜。
阶段收获:
没有策略地追涨还是个死
指数基金
之前买过一些混合基金,收益一般,在熊市的时候当然很难有好的收益。后来了解到基金定投,然后开始接触指数基金。
看过螺丝钉的书,后来跟着他在蛋卷上定投(每周一次),当时仍然处于懵懂状态,知识量有限属于无脑跟投。
期间在2019年4月清仓一次,当时各个基金的收益率达到20%,上证综指达到3200,觉得有点高了,然后跟着感觉清仓了一次。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但是随着后来的下跌并没有把卖出去的补回来,这也是没有交易策略的代价。
指数基金太稳了,以至于很多人觉得不刺激,但是比较适合我。现在指数也是我主要的投资渠道了。
交易策略
这个话题又很大,先简单记录一下,回头再单开一篇。我吃过很多次没有交易策略的亏,一定要努力建设自己的交易策略。
简单来说,策略分短期和长期策略,先说长期。
长期策略
我们都知道指数基金最好长期持有,但对于A股这种牛短熊长的市场还要注意获利了结。即使如此,指数基金的持有年限最好在三年以上,这样才可能碰到一次牛市。
我选择的标的是宽基+行业,老生常谈了是不是。
交易策略无非就是要解决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买多少,卖多少。
1.确定投入量
首先确认自己有多少钱投资,分配到每个品种上的总量是多少
2.什么时候买
目前我是根据估值开启定投,每周一次。当估值进入低点开始定投。估值的数据现在有很多网站,像蚂蚁的指数红绿灯,蛋卷的指数估值,韭圈的指数估值等等。目前我参考的是蛋卷的估值。
确定最近一次进入低估区域时的指数点位,当再次达到指数点位的时候开启定投。
3.买多少
每次买入量根据自己目标总量确定,有时用的增量资金就按比例分配即可。采用越低买越多的原则,设计了购买梯度表格。
图1.沪深300定投策略
自从指数不再低估我已经很久没买了。
4.什么时候卖、卖多少
我对于卖出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就是将持仓量分10份,从盈利30%开始按10%梯度递增,每次卖一份。30%买一份,40%卖一份,直到清仓。
这个策略简单粗暴,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很容易错失几倍的大牛市。现在我还没想到很好的办法解决,现在还不太懂技术分析,什么量化、趋势统统不懂。
事实上,卖出还可以结合估值,盈利达到目标收益率且进入高估卖出,如果再结合趋势(E大的文章)可能会更保险。
5.什么时候补仓
从长期来看,我会是一个净买入者。那么卖出的份额我还会补回来,什么时候补呢?等估值回到正常区域且下跌幅度大于等于10%,也就是降到前一档就会把之前卖出的补回来。补仓按照卖出金额来补(而不是份数),这样我的持仓成本价可能会变高(大概率)但总份额也会增多。
我目前搞的种类太多,计划清理一部分,不然维护成本太高。
以上就是我非常简单的长线策略,记录供完善。
----
而短期策略主要应用了E大的网格交易策略,本质上还是为长线服务。
下一篇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