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鸟瞰、高两级、删除、关键词、凸显主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2599/0f00a2244d22127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62599/f994e2767f1345e1.jpg)
大家好,我是致力于图卡精进的佩溪_love,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图形思考与表达20堂课》的第3课《胆大心细是图解的基本原则——以鸟瞰的视角从整体架构着手》。
绘制图解的基本要求
1.鸟瞰,就能看清整体
绘制图解的基本要求,就是胆大心细。一开始,先在较大视野下掌握整个图解的结构;着眼于大架构,大胆利落地删除多余要素。
为避免“见树不见林”,我们必须让自己拥有鸟类的视野。鸟类能翱翔天空,一眼望尽整座森林的全貌,我们也要像鸟类一样,用又高又广的视野鸟瞰事物的整体架构。
商务人士常常被要求具备比目前更高一级职位的视野,也就是说,组长处理手中的工作时,要有课长的视野;课长处理手中的工作时,要有经理的视野。不过,我认为具备比目前高两级职位的视野更为适合。身为组长,要有经理的视野;身为课长,则应有副总经理的视野。
在绘制图解时也是一样,采用高两级的视野更为恰当。
2.完成分组之后,加上关键词
同类要素圈在一起,能了解分类是什么;但对于看图解的人来说,在没有任何标示,要看懂每个分类(圆圈)代表什么,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比如:把“图像”“声音”“文字”放在同一个圆圈里时,看图解的人很难理解究竟代表什么意思。但如果为分类加上一个“信息”或者“多媒体”作为关键词,就很容易让人看懂了。
以这样的方式探讨上层概念,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让思考变得宽广又深入。
3.凸显核心主题
要让整体架构清晰,就必须凸显图解的核心主题。
首先,重新仔细定位,想一想最想透过自己正在绘制的图解传递什么信息。
定位完毕之后,把重要的内容以及想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安置在图解的中央或附近的位置。
完成中心部分的图解后,接下来把它扩展为接近左右对称的图形,就能给读者一种安定感。
还可以把该图解的“主题”放到正中央。比方说,要图解“我的工作”时,由于主体是“我”,便可以把“我”放在正中间。而绘制给客户做展示的图解时,把“客户”放在图的正中间也是一种技巧。
4.别忘了留意细节
把相似的要素分到一起,用圆圈圈起来,再用箭头相互联结——基本上和绘制整体架构时使用的技巧一模一样。无论要图解多细的细节,基本只需要圆圈和箭头。
无论是多么小的要素,也务必仔细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圆圈分类、以箭头联结,借由圆圈和箭头表达重要程度和相互关系,这些基本态度要贯彻到图解的最小细节。
此外,为了让细节也能尽善尽美,词语的选择也很重要。尽可能用精简的词语,切中要点表达,千万别在圆圈里塞进两行甚至三行文字。如果文字太长,看图解的人没有仔细读完,就无法掌握作者想表达什么。短短一两个词语组成的词组,在看到的瞬间就能让人了解其内容,加深对图解的印象。
此外,处于并列关系的概念,或是在图解中处于同一层次的关键词,若是办得到,就使用相同字数的词语,或是在词性、押韵等方面相互配合。如此一来,图解不但会变得精简,而且具有美感。比方说,如果其中一个关键词是“理解”,其他关键词就同样用两个字组成,命名为“企划”跟“传达”。若是“进行理解”,其他的就配合命名为“进行企划”跟“进行传达”。如果一方的关键词是“理解力”,另外的关键词就取名为“企划力”与“传达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