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把孩子哄睡后。翻开床头放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在读到《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这个章节时,特别有感触。里面有一篇文章是《让孩子识字不难》。刚看到题目我就被吸引住了。因为今年教一年级,孩子们正处于识字阶段,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更轻松更高效地识字认字,我一直都在找方法。虽然也尝试了很多方法,上课时也尽量变换不同的方式,试图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但效果依然差强人意。但看了尹建莉老师写的《让孩子识字不难》这篇文章后,我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说到这里,你们可能会好奇,这位老师究竟有什么高招呢?其实,尹老师的方法并不新奇特殊,甚至是老生常谈,就是阅读。她的女儿圆圆在五岁时就能零零散散地独立阅读,在二年级时,阅读能力已经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靠的就是阅读。在圆圆很小的时候,尹老师跟所有家长一样,给孩子讲故事。但尹老师的讲跟大家的讲不太一样,她的讲其实是“读”。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而是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因为尹老师认为,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就像“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哪个更难理解。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所以我们不需要怕孩子听不懂就把书面语转化成普通的口语。因为孩子们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孩子们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尹老师在圆圆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一遍一遍的给她读书,每次都是一字一字指着读,到圆圆开始说话,就跟着咿咿呀呀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妈妈的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这种以读代讲的方法,不仅没有影响到孩子的理解,还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词汇。等到孩子开始认一些字了,就改成由孩子指着她来读。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文字在孩子眼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
当然尹老师让孩子识字的方法不只是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她会带孩子在生活中任何场所认字。比如公共汽车站,电影院、动物园、百货商场等,利用指示牌等一些东西,帮孩子认字。认字的同时,孩子还知道了一些生活常识、生活秩序。
看了尹老师的讲述,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方向性错误。在识字阶段,要想增加孩子识字量,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还是阅读。而我只重视课内的识字,却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虽然我们班开展了“百日读书”活动,有一部分孩子也天天读书打卡,但我却没有对孩子们的阅读做过指导,甚至忽略了那些不能进行读书打卡的孩子。而我在班里开展的阅读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曾经发誓要每天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到现在还没有实施起来,说起来真惭愧!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给孩子们多一点的阅读时间,自己也能坚持为孩子们阅读,通过阅读来丰盈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