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第六课 清单式写作复盘

第六课 清单式写作复盘

作者: 一一小痴道人一一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13:55 被阅读0次

    【知识点整理及心得】

    【直播导读】

        把你做的事情完整的写下来叫经验,把经验变成清单,别人能照做叫积累。

        高手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低级错误

    完善清单,就是完善你的工作水平;没有清单,就是圆地画圏儿。

    如果你一直都想着舒服,那么最后你一定不舒服!

    【个人思考】

        把自己过往的经验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让经验可复制,保证工作内容的输出质量稳定。

    就是把自己过往学习的内容和过往的经验强制大脑进行梳理,最后整理成一页纸的清单。

    很像是把一篇文章读完强制自己画一幅思维导图

    大叔这一课真的太棒了,一直觉得在我们的文化里对于很流程化、规范化有一种天然的抗拒。我们无论学习什么,要求学习者有天赋、要去悟。

    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销售是不可学的、领导力是不可学的、管理也是不可学的、写作更是不可学的。大概是因为农耕文化的浸染之下,你只要简单的重复照做就可以保证每年相对稳定的收成,并不需要去更高的迭代,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崇尚精英文化。

    但是就像大叔说的,如果你的经验不能被清单化,不能复制,那你的经验是没有意义的。

    清单思维其实是把写作变成了工业化的流水线的过程,每一步都是可拆分的,每一步都有检查的标准,这样写作不再虚无缥缈依赖于天赋、依赖于悟性,而依赖于工具的使用。

    非常棒的一课!

    【文字教材】

    主要知识点:

    文章推送检查清单、鸡汤型文章推送检查清单、商业推广文案检查清单

    【个人思考】

    昨天在学习完这一节课之后给朋友们聊天推荐秋叶大叔的清单式写作,然后一位还在读博的朋友和一位律师朋友都跟我说,在他们行业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行业的清单。

    比如写论文最后有一个标准化的清单检查,律师日常工作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核查清单。但是大家普遍没有意识到,原来写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检查。

    这估计就是大叔之前有提到过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相通,学习的过程一定少即是多,如果单纯地知识量增加而没有理清底层逻辑,知识之间没有产生链接,很难会有真正的成长。

    商业文案检查清单拆解文案

    ——拆解文章《读懂这11位作家,走进全球任何一家书店都自信》

    一、 吸引眼球

    1. 文章标题有吸引力吗?

    这个标题个人感觉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吸引力;标题本身也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很多人在进到书店的时候是不自信的。个人觉得可能进到书店会迷茫,不知道看谁的书,不知道怎么选书,但是不至于上升到说不自信的层面。

    可优化如下:

    《名家千千万,选谁太麻烦!其实,你只需要读懂这11位作家就够了》

    2. 文章配图和导语有吸引力吗?

    配图部分:

    这篇文章的配图有两类,一个是与主体文章想着的名作家配图,一个负责广告宣传的人物配图。整体感觉是为了配图而配图。

    可优化如下:

    既然开场讲了莫言,如果文章刊发时间是在其得诺奖前后,可以配莫言的图。或者是正值电视剧《红高梁》热播,可以放红高梁的剧照。如果放马尔克斯的话,最好是能够让《百年孤独》这本书和和马尔克斯同框出现。

    中间配的加缪的图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后面两张广告图配得也有点儿奇怪,既然强调这11位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的作家,那这样11个小人儿放一张海报,是不是有点儿掉价。

    导语部分:

    开头的问句倒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跟标题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一来就开始很正的经的说理了,不免有些着急了。

    可优化如下:

    现在的书店修得越来越大,里面摆放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偶尔想要进店静心养性,看看书。结果发现,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太太多太多的名家,太多太多的书籍了。

    读谁的书,选哪一本,成了一个世纪性的难题。

    今天小编想要告诉你,文海浩瀚,只需取这一瓢!

    二、 抓住痛点

    1. 抓住用户的痛点了吗?

        就文章内容而言,主要应该着眼于读者的成长痛点,不过好像推文里基本没有任何的体现。

    2. 是否有提供3个以上不同场景的痛点,抓住不同类型的客户?

    没有提供场景痛点

    可优化:

    个人觉得这个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的范围,整体来说受众范围应该不算大。

    可以尝试从职业去区分:

    第一类:爱好阅读的学生。

    痛点: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张。各种课标阅读书目,但是鲜有对个人能力特别是写作水平文化视野有实际提升。

    第二类:从事文字工作相关的人员。

    写作千篇一律,难有新意,想要模仿结果模仿的别人的模仿。很难写就经典得值得阅读的内容。要么阅读量上不去,要么文章内容质量不高。

    第三类:有阅读爱好的上班族。

    社交装逼的需求。

    三、 产品介绍

    1. 是否全面阐述了产品卖点?

    文章后半段写了五个“这个门课的特别之处”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产品的卖点。

    这个文章中所提的“卖点”更多的是产品的“特点”,卖点和特点二者区别在哪里呢?

    特点集中于产品本身,卖点则是在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了顾客的利益需求点。

    比如说文章中第一个特别之处“一个作家,只交给一位专家”。这个其实是想告诉读者我们足够的专业,但是对于读者而言专业意味着什么并没有讲出来。

    可优化如下:

    一个专家只解读一个作家,让你理解更通透。

    2. 是否每个卖点都用用户能够理解的话表达?

        文章中“卖点”解读的过程中用词很考究,也正是因为太过考究,以致于有掉书袋的嫌疑,中间不少地方在给读者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比如“详细剖讲”“扩大N倍”“剔除冗余“

    其中特点3“没读原著,也能进入情境“。为什么没有读原著也能进入情境,如何进入情境并没有讲清楚。

    可优化如下:

    这个还真有点儿难,我也不知道怎么调整。

    3. 是否每个卖点都描述为用户可以得到什么?

    没有明显感觉,好像只集中在知识面上。

    4. 产品卖点抓住人性哪个弱点?

        好像一直在讲自己这款产品的厉害之处,并没有明显抓住人的弱点。

    四、 引导购买

    1. 是否提供了明确清晰的购买方式?

      是

      引导购买的福利部分好像就是把课程内容拆分了在说,没有明显的吸引力。中间还一个什么“文学盲盒“,基本上读者也是一头雾水。

    2. 是否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购买图片+二维码?

    有二维码,但是好像没啥吸引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课 清单式写作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uz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