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忙碌的一周,自己状态总体还不错。周末了,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一周的所思所获。
1、任何事情和想法,都需要自己先去感悟去接受,才会有下文。
有这样的框架思路,主要是来源于老师讲的克服紧张的步骤中的前两步。当运用于克服紧张的应急管理后,我发现这个规律和办法不仅仅可以用在克服紧张上,他还可以通用于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委屈、不良情绪、受挫等。
以前,在没有进入老师课程前,当遇到自己不开心或收到挫折事,我的反应是一味的责怪自己、骂自己、后悔一些事,自己被这些情绪牢牢控制住,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有时会使自己一段时间的心情都很不好。而后,通过学习老师的课程后,我学会了去感官自己的真实想法,去劝告自己这些都不是事,劝告自己没什么。但是那个时候,我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还是抵触的。而现在,我发现之前的框架还是不对的。面对一个事情,不管自己高兴与不高兴,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情绪,不管高兴与不高兴,那都是自然规律,通通都要接受,与自己真实的感受站在一边。当然,在接受平复之余,要尽力控制情绪不佳的时间,越短越好,十分钟内为最佳。
这样的框架让自己感觉思路通畅,心情愉悦了。虽然,在面对一些新困境和烦恼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认识到了并不断去实践,我会游刃有余地解决我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挫折,让自己渡过的时光都是快乐的。
2、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计划去尽全力实施才是关键。
计划应该是一切事情的开始,他能让你有条不紊地去安排、去进行你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看似不那么紧急的学习。没有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也许你的学习永远只是想想,不会有任何进展,更谈不上有什么收获。
所以,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从本周开始按照“三只青蛙”的原理给自己制定了日、周、月计划,并贴在墙上,每天打勾督促自己。也许有些项目因为时间问题并没有每天坚持,但是有了开始相信会有坚持的可能。
同时,我还带动孩子贴了计划,每天画勾督促并形成他阅读、做作业、按时起居的习惯。
不过,在这个计划形成及落实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实行初期的瓶颈。比如,刚开始制定的计划有点多了,一天的时间根本不能完成。对于孩子,有时为了强迫他完成所有的计划,导致睡觉很晚,早上却起不来,使得我跟着他身心疲惫,得不偿失。针对这个问题,我也及时发现并调整,现在有些计划虽然没有每天完成,但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3、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要先去适应摸索。当自己的想法与集体共识的规律违背时,要权衡利益,用内核思维去理清思路,做决定。
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