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思考者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读后感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读后感

作者: Hello_May | 来源:发表于2017-01-24 16:32 被阅读0次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图书小介绍:别再用无脑的勤奋,掩盖你虚度时间的懒惰。开篇批判性的介绍了努力的意义,甚至将大众信仰的成功名词变成了获取竞争力的基点,同时也介绍了成功的定义,以及该如何个性化的定义。三四章分别对应一二章,第三章讲述了努力转化为成功的重要点:高效,高效是思考和积累相结合的产物,作者以工具为载体的方法实例论证了该如何学习,以达到高效的境界。第四章则回应第二章的成功理论,从心里过滤出心灵鸡汤的套路,在净化的过程中了解自身心灵的脆弱点。第五章则总结性的表述了一切尚未迟到,你不必惊慌的道理。


第一次写书评,也不知道该如何写,也不想去百度一篇范文去对号入座。除了技巧上的笨拙,思维逻辑也是一直跳跃欢呼的我,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写从开头看起来就不忍直视的文章呢?

原因:1.从2016年6月大学毕业以来,没有好好的读过一本书,这篇解惑的图书正好符合我的内心写照,思想上的共鸣也促使我去用心体会这本书;2.完成《书评》也是内心之中宣告自己告别混沌、茫然的状态,告别2016年长达6个月的无工作状态,告别现在安逸的工作环境。虽然不清楚远方在哪,但清楚的是我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3.完成阿何笔记读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之前从未了解过读书本身也是需要方法的,而读书的过程也是需要各种技巧和工具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所以我不得不整理思路,开始敲字。


进入正文,以下的内容将从“思考、规划、学习、花钱、成为时刻有准备的人”这几个关键词语出发,来谈谈我的小想法。

思考:不思考等于猪,恍惚明白我原来是一只硕猪

“不是你想的太多,而是你做的太少”,曾几何时这句话被我奉为至理名言,作为行动力的崇拜者,很认真的告诉你,想到就去执行是一件很严肃很正经的事情,然而天外有天,没想到还有一句话“不是你想的太多,而是你想的实在太少”,这句话也打破了我的思考维度。想的多和少到底区别在哪里?显然不是思考的时间,如果说是思考的深度,也不是很全面。我认为的思考包含横纵两个方面,横是连锁群,纵是举一反三。

横:连锁群,以公司选取某款ERP软件为例,身为职员的我,不仅知道A公司的产品,同时也要了解A、B、C三个公司的产品,通过横向对比目标的同类范围,来增加判断力,从而优化选择的成熟度。

纵:举一反三,同样以ERP产品为例,此款产品应关注的不仅包含产品的性价比,同时也要包含产品性能这些技术指标,同时技术指标也包含硬件产品和软服务。

当然做完这一横一纵这对于一个ERP的筛选者来说已经基本过关了,同时这也达到了“不是你想的太多,而是你想的实在太少”的前半句。如果做个EXCEL表格把每次关注的维度,如:价格、服务、技术统一汇总,从中找出采购的规律性,凭借规律性或者人脉关系能够找到1到多个的合适的生产伙伴,这才算是完成后半句。

规划: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做出来的

我是个规划狂,甚至从小学我就有了一个明确而又清晰的规划,当然最后也实现了这个规划,正式因为规划成就了我的求学期,所以我对规划也是推崇之至。我从未想过跳出规划,恣意妄为的寻找新的路,直到2016年我的学业暂告一段落的时候,直到连续3个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的时候,直到情场失意挣扎着无法走出的时候,迷茫完全占据了我这被社会套路的生活。规划对于一个头脑不清晰的人来说,已经毫无意义,相反急于求成的规划会害了自己。

看书之前我的规划基本上都是原始社会使用的那种:时间点+事件,这种看起来很高效的时间管理,其实是一种分割时间,企图将自己变成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那阿何所提出的规划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大概包括三方面:思考如何达成的方法+节奏安排+间隙激励。做事之前要明白达到目的的方法都有哪些,这个过程就像学用筷子吃饭一样,不断的纠正自己的手势,这是练习吃饭的前提,所以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静心。通过每个步骤与以往对比,找到自己的弱点,也就找到了可能的成功点。节奏安排则是按照合适的方法步步规划,定时保质的完成每个步骤,这个过程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改变,相反会比较轻松;最后一个是间隙激励,这个将会在学习一节详细阐述。

学习:为什么同等长度时间下的嗑瓜子比读书感觉更轻松?

不知道有多少宝宝喜欢嗑瓜子,反正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如果提供水,我没准能连着嗑3个小时,当然要是提供电视的话,我估计能嗑到电视没台的时候。回顾我以往读书的精力,能够毫无私心杂念,一刻不停的看3个小时已经算是极限了,最好的记录也就是在2.5个小时,前提是这种书不是故事性很强的小说。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这就是我要说的学习的晋升点的法宝——反馈,更确切的说是及时反馈。正如1颗颗瓜子在你面前消失一样,你的成就感就会在心中一点一点的累计,相反看书好像就不会在短时间内有这么大的收获。

身体动作上称为反馈,相应的心理上称为成就感,密集而有效的成就感是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固化物。那什么是反馈?那又为什么称之为固化物?反馈即是细分动作背后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看完书之后来杯酸奶,跑完步后晒个朋友圈,这种反馈最成功的地方不仅仅让你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大的成功点是这些成功感易累加,给你无穷的动力,这种动力也就成为了从0到1的固化物。

花钱:花钱是大事

花钱这事大不大,每个人看法不同,但是对于小白等级的人来说,这个事还真算的上是事。花钱如何花到有价值的地方,这里面有很多讲究,这些讲究也是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优秀的花钱手,能把钱花到投资自己上。这也是我看这本书很受启发的地方,尤其是看了看自己住在700/月的隔断房里,这事看起来更重要。阿何提到年轻人要把钱尽可能的花出去,这个观点大概违背了五千年勤俭节约的攒钱之道,但是想要探寻思维圈之外的想法的宝宝们,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成为时刻有准备的人:准备了好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社会人

在工作中如何成为时刻又准备的人:熟悉各部门的工作+对口部门需要哪些配合+自己的能力和人脉关系,这是职场小白面临的重要问题。小白我也会羡慕各种经理大牛,事事时时准备充分,这简直就是我梦想中的样子。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应答入流,除了技巧及长期积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熟悉如何成为有准备的人的方法,也是成长的关键。对此除了阿何的书以外,还没有见到过操作性这么强的方法,鉴于阿何讲的实在是太好了,所以有想法的宝宝们就直接看书就好了。


阐述完这些观点,也暗示这篇写前有些发怵的读后感就这这么轻松的写完了,读了这本书确实让迷茫的自己找到了光,虽然这条光是一条细细的线,但是有光亮的地方我相信就有希望。

不想再做头猪了

相关文章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读后感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图书小介绍:别再用无脑的勤奋,掩盖你虚度时间的懒惰。开篇批判性的介绍了努力的意义,甚至将...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001勤奋的假象:有时候明明付出了努力,结果却不尽如意,总结发现只是假装了勤奋,迷惑了自己,只有当有益的思考+坚持...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有多少人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场疲劳的拉锯战? 在学校里,学生小李是老师眼中最努力的,每次上课,他是第一个进来的,也...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作者阿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露了人生中种种“假勤奋”。 001 不努力,你没有抱怨的资格 俗话说:“越努力,越幸运”...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我取经。 小A是我的邻居...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已经读完,这本书是我今年记录最多的一本书。刷新了自己之前以为的勤奋就会成功,可惜理解的根...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出品:职场充电宝 一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标题的这个观点我在书中曾反复读到,直到某日才幡然醒悟,发现原来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先摘录几段话: 大部...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挺多这样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

  • 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文章来源:印象笔记 阿何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wz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