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你缺的不是阅读技巧,而是主动思考

《如何阅读一本书》:你缺的不是阅读技巧,而是主动思考

作者: 林子说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20:10 被阅读13次

    人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让自己昏昏入睡比保持清醒要容易得多。这跟读书读得慢、读完了也不知道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都有关系,那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答案都可以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找到。

    这本书可以说是阅读方法类书籍里的鼻祖了,在1940年的时候就已经发行了,到了1972年的时候,它被再版,之后又被反复重版,即使出版至今已经有70多了,但是在介绍如何阅读的书单里,都少不了这本书,可见它的厉害之处,说它是阅读领域里的一棵常青树毫不为过。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莫提默·艾德勒,他是这本书的初版的主要作者,艾德勒在美国的出版界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第15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就是他完成的。

    而另外一位作者叫做查尔斯·范多伦,是艾德勒的徒弟。范多伦出身书香门第,博学多才,他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订,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就是他改良过后的版本。

    关于阅读方法和技巧,人们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如何快速的阅读完一本书,并且领略到这本书的精华。

    但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既没有特别提倡速读,也没有特别提倡精读,而是说我们要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在需要浅尝辄止的部分就快进,在需要细嚼慢咽的时候就暂停。重要的不是我们读的有多快,而是我们要懂得在阅读的时候,用不同的速度去读不同的内容。

    一本书究竟应该速读,还是应该细嚼慢咽,这取决于我们的阅读目的。如果你的阅读目的只是消遣娱乐,那么你可以像机场的旅客一样,随手翻一翻手里的书,知道一个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去研究一个课题、去解决一个工作上的难题,那么你可能要像一个即将参加入学考试的学生一样,认认真真的在这本书上划线、做笔记、总结,直到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为止。

    这两种不同的阅读目的,其实对应着作者所说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作者把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读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书,也就是说,这本书里的知识都是我们之前已经知道的,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换了一个新的包装而已。

    我们在读这类书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非常简单、容易理解,给人造成一种很有成就感的假象,但实际上我们从这些书里,并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它并没有拓宽我们的思维框架。

    第二种读书才是真的读书。也就是读一些在我们认知水平之上的书,这些书读起来可能有一点吃力,在某些地方可能也比较难以理解,需要自己多动脑去思考,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费力,但是我们的思维会得到很大的锻炼。

    我们要读的其实不是书,而是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写这本书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他对事情的洞见,他看待事物独特的角度,这才是我们读完一本书最大的收获。

    那么到底采用怎样的方法去读完一本书,效率是最高的呢?

    作者在这本书里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就基础阅读而言,只要你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会识字,看得懂一本书的字面意思,这个阅读层次就达到了。

    其次是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其实就是系统地略读。怎么个系统法呢?就是按照具体的步骤一步一步来。

    首先看这本书的封面,大概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

    然后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的背景是什么?做过哪些工作?哪些研究?有过哪些特别的经历?在哪些领域里是非常权威的?

    再接下来就是看目录,目录是了解一本书的结构、内容梗概最好的切入口。作者在这本书里谈到了哪些重要的概念、探讨了哪些重要的问题都能够在目录里找到。

    了解了一本书的基本大纲之后,再看序言,通过序言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这本书,在有些序言里,甚至可以直接读到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概要。

    我自己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一定不会错过目录和序言,因为读完目录和序言之后,我就会知道我对这本书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如果对作者写的内容感兴趣,我就会继续读下去;如果我不感兴趣,就不看这本书了,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这几个简单的步骤做完之后,再把书合上,然后脑海里默默的想一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东西?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想要告诉我什么?我又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东西?

    这就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简式阅读”,如果你只是想简单的略读一本书,知道这本书大致的内容,那么做到这个层次就够了。

    如果你想更仔细的研究这本书,那么这就要到阅读的第三个层次,也就是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目标是完完全全地把这本书给咀嚼透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划线做笔记,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问,结合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写下自己的感想,最终找到你想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相较检视阅读,分析阅读明显要慢很多。但我们能否学到真正的知识,能否真正地从一本书中受益,就在于“分析”的全过程。

    想要掌握一本书的精华,没有速成、没有捷径,我们需要花时间慢慢地去研究、去思考、去质疑、去总结,这样才能真正锻造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看完这本书之后,对这本书所讲的主题仍然有很浓厚的兴趣,并且想把这个主题再挖掘得更透彻一些、更深入一些,那就需要进入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也就是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因为进入到这个阅读层次的人要像一个学者,需要把跟这个主题相关的各种书籍、论文等资料都搜集起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比如我前几天读完了《情绪急救》这本书,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过瘾,我想把情绪管理这个课题了解地更透彻一点,那么我就还需要知道情绪是什么?情绪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种类?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如何去应对不同的情绪?在情绪研究这个领域里,哪个心理学家是比较权威的?他出过哪些书籍、哪些课程、哪些有代表性的论文?等等等等。

    如果我真的能够像一个学者一样,把这个课题好好地研究下来,那么在情绪管理这个领域,我也可以称得上半个专家了。

    讲到这儿,你也许发现了,这四个阅读层次像一个梯子一样,是层层递进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只进入到第二层或者第三层,或者到最高层。

    你想从第一章开始读,或者从第三章开始读,或者从最后一章开始读,都是可以的,阅读最重要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方法和技巧,而是自始至终都保持主动性和愉悦感。

    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就说过,一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是愉悦的、享受的,只有这样阅读习惯才容易被培养起来,当一个人真正培养了阅读的习惯,阅读就能够为他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他逃脱人世间的几乎所有悲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你缺的不是阅读技巧,而是主动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x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