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涵发展 特色发展

内涵发展 特色发展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21:24 被阅读0次

            学校向何处去?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状况(办学主张、校情、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客观诊断和规划。要放大比较优势,奋力赶超进位,明确改革的价值理念和目标方向,通过自身实践行为建构其身份,探索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即办“小而美”“小而优”的学校。

            激发主体积极性的自由(前提),提供发展动力的创新(动力),多主体参与为基础的开放(方式),以成人为宗旨的发展(归属)。

            坚持三个统一:素质教育与提升质量相统一,自主开放办学与精致规范管理相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与调适外部环境相统一。

            以建设“有灵魂、有特色、有影响力、有创新力”的现代化卓越学校为目标,以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之源,以教育信息化为保障,努力培养“个性生动、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党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融入学校中心工作;以党建引领教师素养提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

            在党建引领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建构“一体四核八翼”的德育践行体系。以培养“个性生动、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体,以实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新养成教育工程为核心,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自主创新、品德修养、心理健康、生活实践、生态环保八大主题教育,以德育学科体系建设、校园主题活动、社会综合实践等为载体,落实“一校一案、一班一品、一生一长”的德育特色发展路径,打造德育育人新格局。

            以课改促发展,成就“四有”好老师

            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主动作为、创新实践,在课程、课堂、教学方式、作业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实验,丰富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积淀学校的文化品格,成就一批又一批的“四有”好老师。

            课程改革的重点在课程建设。坚持“五育”融合育人的课程理念,形成“融”课程体系。融通学科素养、融合信息技术、融汇时间与空间,落实国家核心基础课程、校本学科拓展课程及校本个性特色课程,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可选择的“课程图谱”,供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经典诵读、诗教、形体舞蹈等校本必修课程走进常规课堂,戏剧表演等学生社团课程为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是点,课程是面。没有课程视角的课堂教学处于孤立状态,课时与课时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久而久之便形成“课时主义”。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则要具有课程意识,要从学科知识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实现从课堂到课程的转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探究学习为中心、以创新思维发展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学生“心动、身动、思动、灵动”的“生动课堂”新样态。坚持把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教研的关键环节,全面设计多学科“1+X”素养作业,以基础作业为根本,增设拓展作业、跨学科综合实践作业,切实提升作业的教育价值和质量。坚持以多元化学习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坚持开展课上课下相配合、学业质量与综合发展相融合、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阳光评价”,真正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发展格局,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

            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学术引领、精准教研、靶向赋能,成就“四有”好老师。坚持“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教师发展目标,将教学问题课题化、项目化,以“小课题+微项目”为载体,围绕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评价和开放性学习环境等专题开展实践研究,激发教师自主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校本学科教研的新思路,推进校本教研实现由“规范型”到“研究型”再到“创新型”的进阶。坚持以教学的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活动设计、作业设计作为日常教研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科组大教研、备课组小教研及年级组跨学科联合教研等方式,形成新课程教学教研体系。开发识别卓越教师的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符合初、高中教育场景的卓越教师发展项目与激励方案,发挥高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引领力,为教师培养提供平台、搭建台阶,构建教师梯度培养机制,实施“新秀计划”“领航计划”,厚植教师成长沃土。

            以个性化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办出水平是学校永恒的主线。教育的特色和品牌符号是一个质量概念,办学特色必须要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作出贡献。没有教育质量之外的办学特色,离开教育质量的办学特色没有价值,必须要在提高质量意义上追求办学特色。

            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路径,以“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队伍”“三结合”的方式,以师生自主创新、自主管理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体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创新激发人,形成以体育、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想为重点的学校特色。

            不断优化“艺体分项课”教学模式,即学生分年级按照个体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和教师,走班上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和体育特长。

            以“汲取智慧、传承文化、沁润心灵”为指导思想,以“基础+特色、继承+发展”为“双发展”路径,以“学科渗透、主题活动”为基础,以“经典诵读、文化传承”为主体,以“书法、茶艺、围棋、诗教”为四大课程特色,以少年国学院为主阵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发展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大使命。中学是为创新人才培养埋种子、打底子的重要阶段,对夯实创新人才发展基础至关重要。探索“信息科技+自然科学+创想实践”的科创教育新体系,形成“人工智能与编程、模型制作、植物探究、科技创想”四个板块的科创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科创教学融合化、科普活动课程化、科创专题教育微课化等多种路径和形式,探究课堂教学与科普研学活动的有效互补,提升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通过“学、赛、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涵发展 特色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ye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