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教数学的,说出这句话时,可能有很多同行会笑喷了。我似乎也有点不自信,试着往下看。
首先从教科书说起。不论怎么讲,一段数学教材内容,肯定是一篇文章。这文章中逻辑性强了,少了形容,少了描写,少了修辞,更筒洁。一般是按“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做”来安排内容。这和一般文章一样吧。
基中有些符号组成的式子很难懂。但它也是语文。最初是这样的:1+1=2,读作“一加一等于二”,这是语文吧。把这个转换先记住。再下来是1+(1+1)x2=5,读作“一加一的和的二倍再加上一等于五”,如果语文好,这话不难理解。
再下来出现了方程。例如:x+1=2,这不就是问:谁加上一等于二呢?纵然再复杂,总可以用语句表达。
再下来出现函数。例如y=x+1,可以这样表述:给一个数加一就得到另一个数,这种关系叫做函数,即使更复杂,也可以表述明白。
但我们会发现,从出发点到目标点太远了,不方便了,于是就用了专用语言表述了。学数学,就是先把这些专用语言建立起来,当看到时,不用再回到文字表述上去。
另一种语言,图形,最筒单的“•”,可表述为一个点,再复杂点儿,一条直线,当然直线也只是个符合。加上箭头,加个参照点,再规定一个尺度,所有数都可以排队了。这时,就像人与座位一样,说到八号位,就知道是谁了。数学上叫数轴。再加一条垂直的数轴,一个点就可以用一对儿数表示了。这个十字图形就叫坐标系。
在坐标系里画一条直线,直线经过无数点,而这些点就是一对儿数,而且这对儿数有个特点,后面那个是由前面那个加上一等到的,这不就是前面的y=x+1吗?这个函数的文字表述和这条线经过的点的那对儿数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所以,你以后知道了,图形可以与式子互相代替。
三角形,它有很多特点,它是基本几何图形,把它的特征建立起来!也就是与文字对应起来,逐渐的忘了文字。后面的不过是再附加新的内容。
这样,文字、符号、图形,其实都是语言,数学,不就是语文了吗?而且更简洁更准确更规范。只要你建立起这数学语言系统,还有什么难的?
我大学一位老师说:中国人管上学叫念书,你们念过数学书吗?没念过,怎么能学会?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怕数学。小孩子从小学数学,切不可乱补课,往前赶。数学语言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要求学习者自已在脑子里一点点儿的构建,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然而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向不同。有人善于理解符号图形这些抽象语言,数学就学得快,相反就慢,但只要开始慢下来,砸实了,一定能学会,数学,就是语文。
有人会说还有运算呢?我上面说得其实己经回答了。再复杂的运算,最后不过是四则运算。
有人会说逻辑呢?逻辑就是被符号及图形掩盖和凝炼了的语言吗?从开始建立好!
数学真的不难,热愛数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