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能有机会重来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就在和来医养结合院疗养的三位挑山工访谈时一直徘徊在我的心里。用一双肩膀担起全家的希望,一付扁担改变了泰山的模样。迈出一步容易,担着重担迈出几万步就要靠毅力靠信念,可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靠的是什么呢?从青春年少到壮年再到花甲,从轻松前行到步履蹒跚,其中经历了多少故事有谁能知?流下了多少汗水多少眼泪又有谁知?黝黑的皮肤发红的脸庞都抵不过坚定的目光。三位挑山工,确切地说一位是队长在统筹安排管理着队伍;一位是货物发放的负责人,要把货物安排给每个工人;一位是实实在在的挑山工(运送货物),要把分配给到的货物用肩担到指定的地方。每个人的职责不同,身体状况和心态也都不同,共同的是对目前生活的满意。赵队长对两个女儿及外孙、外孙女充满了关切和爱护,对工友的健康和即将要预约的手术分外关心,不断安慰劝慰工友,亲同亲兄弟。两位工友说起家人孩子眼中充满了喜悦,无论自己多么辛苦都希望家人健康快乐。
如果能够重来一切会如何?还会选择这份工作吗?他们心里或许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吧。
责任?使命?或许最初也有无奈,到如今都变成一个习惯,也好像除了这个工作并没想过其他。对于年老后的生活,有憧憬,但更有担忧,怕的是没有生活来源之后的无用感,怕的是经济上无法保障以后的被嫌弃,怕生病……感谢赵队长对养老保险的不断呼吁,感谢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但愿一切都能如愿。
是的,作为职业他们选择了用肩膀挑起全家的希望,一挑就是十几年、几十年,我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不知道如果能够重来一切会如何,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选择这份工作。但是,很清楚的是这份工作也是他们当时最佳的选择,没有那么多如果,只是现在很少能有人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年轻一代的肩膀已经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了,那么作为一个职业,或者不久也即将消减或消失吧。那么,如果没有挑山工,怎样才能完成那么多无法通车的山路运输呢?如果你没有学到一技之长,又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还能做点什么?
从挑山工的角度来看生涯规划,谁的人生中一开始就设定这个职业呢?我佩服这些挑山工,他们需要有体力、耐力、灵活度还要智慧,真的没有从生涯角度想过他们的职业路线改如何转化,毕竟是个为数不多的小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