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时许,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笔架山农场内,一位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躺在一个井盖的旁边,头部有一摊血。现场崩飞的井盖炸得四分五裂,散落一地。小男孩被送到双鸭山市医抢救无效后身亡。
男孩12岁,事发前往窨井盖内扔进一个鞭炮,因为下水道里有沼气,引发爆炸后导致重伤不治身亡。
每到寒暑假,孩子的伤害事故都屡发不止。游泳玩水溺亡的、玩火烫伤的、高处攀爬坠落的、甚至在商场坐个自动扶梯,也会有摔伤、被夹的。
这些事故的发生,和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密不可分。有些孩子虽然待在父母身边,但父母忙着做生意,根本无暇顾及。之前就有个新闻,一个小女孩在自家店铺门口被车撞倒,父母还不知道。一些商户聚集的市场里,每到节假日,也是成堆的孩子,簇拥着奔来跑去,垃圾桶、推车都成了玩具。推搡打闹中,也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家长们时常会很困扰,自己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但也不知道从何教起,很多会将这方面的教育依托于老师和学校的课程。但其实,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要从小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1.常识问题。比如面粉浓度过多会引起粉尘爆炸,沼气遇明火会爆炸,加油站附近不能玩耍,煤气泄漏先开门窗不能打电话,等等。很多成年人自己也不太知道这类信息,所以家长们应先加强自身学习,继而教育孩子。
2.我们常对孩子说,“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我们带孩子出去玩,遇到了自己的同事朋友,会让孩子叫人,叫叔叔阿姨。其实,这些人对孩子而言,也是陌生人。所以孩子就会很困惑,到底什么样才是陌生人?到底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呢?
其实,家长不应只是单纯地告诫孩子避免和陌生人接触,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学会分辨陌生人和坏人。常见的5类拐骗坏人分别是:向你求助的大人、给你看宠物照片的大人、叫你名字的陌生人、告诉你家里有紧急情况的大人、想给你拍照的大人,家长让孩子意识到,当有这5类“居心叵测”的大人向你接近,就立刻跑开,不要听他们说话,更不要跟着他们走。
3.好动的孩子满街跑,马路上车流人流又特别多,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故,因此家长不能对马路安全疏于防范。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日常和宝宝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初步建立交通规则意识。年龄稍大,社会认知意识提高,家长在和孩子出街时可以在马路上引导孩子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判断这些行为的对与错。这样,孩子不仅有了交通规则意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锻炼加深对规则的认识。另外,一些卡通片,如《蓝猫之平安出行》等,也可以作为教育孩子交通安全的学习资源,让孩子寓教于乐,增强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建立孩子安全出行的意识和习惯。
家长在教导管束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学会多与孩子沟通。假期是孩子们向往已久的自由时间,如果家长一味地“堵”,为了安全,哪里也不让孩子去,有的爸妈甚至把孩子反锁在家里,那孩子肯定是不乐意的。想尽办法出溜的同时,也埋下了更大的安全隐患。还不如改为“疏”,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于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平时就多与孩子沟通,努力让他们自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一味地强加管束,否则有时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并与孩子进行交流。
未成年人好动好奇是其天性,因此家长有必要做一些必备的防范措施。比如家住高层的居民,最好给窗户安上安全防护网,避免孩子发生高坠事故;比如孩子与小朋友出门玩耍,一定要跟家长报备,家长也要随时进行了解,及时制止可能发生危险的举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