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焦虑与欲望(未完成)

焦虑与欲望(未完成)

作者: 看热闹的外行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7:20 被阅读0次

我做事情似乎总是会慢一拍。

最常见的是跟热点,经常热点已经很火爆了,我可能才刚刚接触。18年年总结和19年计划也是一样,当朋友圈所有的flag已经立起来了,我在开始做我的整理——并且总结的还不是很满意。

现在也是一样,之前的焦虑感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才意识到想要总结一下。

18年回顾的时候,我提到18年的大事:买房并且装修结束。全部结束后,伴随着家的还有每个月的房贷和首付家里借的钱。于是跟家属有了这样的意识:接下来一两年,看来要过一段苦日子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仿佛给原本的欲望更加了一点催化剂。于是整个人的心态发生变化:眼里都是别人家很有钱,我家很穷的样子。看到一个朋友,会想到他的工资多少,在哪儿还有房子、股票等等;看到一些建筑物(写字楼or小区),会想到这边的房价,有房子的人过着的生活是什么;走在路上,看到的永远都是大批量的好车,自动过滤其他信息。

再进一步,开始想我也要(迅速的)很有钱,收入更高,储蓄更多。看到某好友做电商,自己也觉得我做应该也能做的不错;接触到某红人做直播,自己也跃跃欲试。试的不是这件事,不是我自己是否能喜欢,而是我通过这件事(这件事本身不重要)去赚钱。

除了前面的欲望在诱导,后面的危机也趁机翻腾上来。

我在进入互联网行业后,呆过几家创业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项目的结果都不算好。于是我产生了一个相对奇怪的执念:我很可能会失业,并且很可能再也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开玩笑的想过,要是我失业了,我就去当专车司机。

前有欲望、后有危机,两者混合产出了结果:活在想象和焦虑中,而不是活在真正的生活和此刻中。

奇怪的是,我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解法,即我知道理论上、逻辑上应该怎么对待。

关注点在事与目标,而不是回报上

听过并且赞同这样一个理论:不要关注钱,而是要关注事情,投入进去,相应的回报自然会产生。

以我自身为例,我想做自媒体,经历过“我想写东西,我觉得写东西能给我带来回报,比如收入、对自我的提升等等”、“哇,写完了这篇,感觉好爽啊”这两种状态。如果一直聚焦在“写作可以让我有名有利有影响力”的观念上,为了这样的目的去做,会很难坚持。因为让人有名有利的事情太多了,当别人在另外一个行业中做出了这样的榜样,对自己的诱惑不可谓之不大。

这里并不是指不追求回报,而是指将主要的聚焦点放在事情上,享受事情本身带来的愉悦感。我在之前有些过一篇《...意义感》,其原理是相对一致。

有了这样的观念,但还是会看到别人丰富的回报,还是会产生欲望?我觉得我需要正确的金钱观(或者回报观)。

这件事似乎没有想清楚。钱对于我来说是什么?

钱代表的是一种物质生活。肤浅如衣食住行都很好,深入如教育、眼界的投入。我是很渴望更好的物质生活的。

假如我做事情坚持10年,我能达到自己满意的生活么?能的,这个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即使不能,到了那个年纪,也可能不会那么要了。因此单从解决焦虑的角度上,问题还是被解决了。

那我可能一下子达到自己满意的物质生活么?不可能。所以我的困扰不是结果会不会好,我的问题是在于我不愿意等,我现在就想要。我想快速达到一个阶段,然后到达了那个阶段后再回到正常的节奏慢慢涨。

————未完成,我感觉我自己还没有解决掉这个问题————

相关文章

  • 焦虑与欲望(未完成)

    我做事情似乎总是会慢一拍。 最常见的是跟热点,经常热点已经很火爆了,我可能才刚刚接触。18年年总结和19年计划也是...

  • 焦虑的根源

    焦虑,源于欲望高于能力。放低欲望,与自己能力和解,焦虑就能得到释放。这段时间,由于yq,只能老实上班,宅在家里,也...

  • 日签——day943

    01 焦虑与欲望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写道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

  • 日签——day944

    01 焦虑与欲望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写道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

  • 感受未完成

    感受未完成。 未完成,是一种状态,悬而未决的瞬间,富有启示性,也容易带来焦虑。 现代人总是怀有一种知识的焦虑,资讯...

  • 焦虑和欲望

    焦虑的人焦虑的心 不知道真正的焦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似乎只有在某一件事特别容易成功的时候,才会不那么有焦虑。...

  • 2020-05-31

    31岁 焦虑,欲望,不安,穷

  • 欲望与欲望

    想要东西很多呢,表,衣服,鞋子,钱,好的东西,价值高的东西,价格一般也不便宜。 说起来价格是价值的提现。 人的欲望...

  • 焦虑

    欲望越大,焦虑越大。 清心寡欲。

  • 荧幕上被过度放大的“欲望”

    “你消费了什么,代表了你是谁” “用消费定义幸福感” “找到大众的欲望、恐惧和焦虑将这种欲望与恐惧投射在要销售的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焦虑与欲望(未完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f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