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有人才就有技术,有技术才有市场。对于饺子连锁企业,技术虽然没有那么高精尖,但如何包出来老百姓喜欢吃的饺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立新和合作伙伴在思考这个问题。饺子馆必须开,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必须找到。
第一个事就是市场调研,两个人一家一家的饺子馆去找,一个一个企业去品尝。走了几个城市,吃了各种各样的饺子,对比分析下,还是本市的一个连锁店的饺子好吃。好吃就要总去吃,边吃边谈,了解生产流程,营销的策略。
这家饺子馆是本市的连锁,开了五六个店,不仅饺子好吃,企业文化也很有特点。企业管理也比较规范,从外到内,干干净净的。
自己的饺子馆要占领市场,对标对表这个企业,按照这个企业的标准,在每个环节上胜出,就会取得成功。当然,对这个企业的了解需要多角度全方位,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评等等方面。
去得多了,聊的多了,办法也就有了。多次走访,一个技术人才浮出了水面。这是一位在饺子馆负责技术的人,二十七八的年龄,多年在饭店打工,几年的饺子行业经历,让她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当然,这个年轻人也很有梦想,能够挣高薪,上大船当然是她梦寐以求的。甚至多次想自己去创业,无奈人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有没有足够的资金。
立新抓住了机会。几次聊天,立新感到,小李是难得的人才,也是饺子馆急需的管理者。立新和合作伙伴约小李邀请小聚,小李心领神会,当然爽约了。
在一家小饭馆,幽静的小包房里,话题展开了。
立新继续如平常,漫不经心的聊着关于饺子的话题。合作伙伴也是生意场的老手,不时插话,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等待时机。
话锋由管理转到了个人待遇问题。立新随口问,“饺子馆的服务员工资多少钱?”
小李脱口而出,“一般在两千左右,看工作表现和考勤情况,每个人不一样,高的三千多,低的一千多。考核不合格的就会解约。”
“像你这样的管理者呢?”立新逐步切入正题。
“我的待遇一个月四千。”小李不假思索的回答。
“如果有别的企业邀请你,你有什么要求?”立新单刀直入的问。
“月薪五千”。看来,小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待遇也是她当下需要的。
“还有别的要求吗?”
“没有了。”
“好,我答应你。”立新把和合作伙伴商量好的想法直接说出来了,“我们企业正在筹备,你要全程参与进来,我给你的待遇更优厚,甚至是你想都不敢想的。”
“什么待遇?”小李睁大了眼睛,好奇的问。
“进入我们的企业,需要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内,每月五千元。如果适合企业,能有更大的价值,我们也让你当老板。”
小李的眼睛睁得更大了,立新这话一说出来,她缺钱思想准备,目瞪口呆的样子。
“让你当老板,也就是和我俩一样,我们三个人就是合作伙伴了,我们三个都是老板。”
小李从来不敢想的事出现了,她在考虑,这两个人都是老板,生意场上打拼多年,这三个人合资办企业,自己哪有钱入股啊?另外,这两个人如果给自己下个圈套,自己投的钱恐怕以后连个影都看不到。这样,确实风险太大。不过,立新既然这么说了,也确实是个好机会,得进一步问问他们的想法。
小李小声的说,“两位老板啊,我家是农村的,出来打工几年了,真的没有积蓄啊。让我管理没问题,但钱确实拿不出来。”
立新和伙伴相视而笑,这些他们都想到了。
“没关系,德品佳饺子连锁由我俩各按照一半投资,你参与进来,送给你技术股。至于给你多少股份,试用期我们要看效果。”
小李眉开眼笑,仿佛成堆百元的人民币在向自己招手。
“行,我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