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疆行万里(十)——人间仙境喀纳斯

疆行万里(十)——人间仙境喀纳斯

作者: 欣喜开怀 | 来源:发表于2023-08-15 23:06 被阅读0次

   

人间仙境喀纳斯

          早上七点,白哈巴醒来。白哈巴夏天的气温清凉如秋,然而舒服的被窝实在没能抵挡住白哈巴清晨曼妙的风景与和煦的阳光。清晨的白哈巴是否也是炊烟袅袅?

            穿衣,起床,稍稍掩好门。昨天的野猫蹲在门口,见有人出来,好不认生地,很是绅士范儿地跺过来,在腿边偎蹭,看来,他一定是感到冷了。

        小院门口圆形帐篷前的草丛里,有一只精瘦的山羊,听到脚步声,忽然起身,十分恐慌地一下窜到帐篷和木屋间的间隙里,趴在草丛中,满眼恐慌地盯着我这个不速之客。小山羊的脸窄窄的,头上顶着一对儿小角,看起来惊异而怯懦。我突然想起《巴黎圣母院》中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的小山羊佳丽,这只小山羊的敏捷,光滑和洁白,以及眼睛里的那种眼神儿,还似乎真的和佳丽有着相似之处。

        走出小院,来到街上。七点多的白哈巴,依然静谧,但静谧中却开始有了响动,金色的阳光从树缝间撒下来,静静地落在路上,屋顶和山头上,更显出这个原始的西北边陲小镇的安然与美好。有原住民开始生活做饭,袅袅的炊烟从木屋旁简陋的窝棚里升起,弥漫在清绿的草地上,山坡边。有牧民开始出门,或是单骑独行,或是骑马赶着一群牛,不时发出吆喝驱叫牛群的声音。也有牧马的汉子,骑着高头大马,一边一匹小马,节奏步调一致地走过村寨,的的的马蹄声从村子里越来越远。不知是哪里来的二三十个驴友,装束专业,阵容还不小,才使白哈巴的清晨显得略微拥挤。

        有人说,禾木是“神的后花园”,十几年前去过的禾木,或许真的如此。然而,去禾木的朋友发来的照片上,禾木却已经被世俗污染,浓重的商业气息和过度的开发、熙攘喧嚣的人流已经使其丢失了原本的宁静和淳朴。而白哈巴,却依然存有那种原始的朴实和宁静。也许,这儿才是“神”——人类心灵的后花园。

原住民家升起的袅袅炊烟 骑马外出的牧民 小屋旁的帐篷 低矮的木屋 晨光撒金 北疆之家客栈 晨曦 原始小木屋 白哈巴的早晨 丛林木屋 白哈巴的街道 白哈巴街景 早起的驴友 木屋 老死的白杨树 牧牛人 小院炊烟 小院炊烟 远处的牧马人 客栈对面木屋里的炊烟

        一个人随心所欲地走过白哈巴的几天街道,却没有发现早市,也没有发现早餐店,难道那些精明的商人却真的遗忘了这样一个新兴旅游目的的?心想,真的这样的话,倒是可以来开个早餐铺,油条、包子、稀饭、馒头,生意一定不错。呵呵,不过是想想而已。

        按照客栈老板的介绍,今天我们的旅游重点是喀纳斯,喀纳斯有三条线路,白哈巴是其中之一。我们要去另外两条线路观鱼台和三湾(神仙湾、卧龙湾和月亮湾),需要在九点前从白哈巴游客服务中心乘车去喀纳斯游客服务中心,换乘景区内车辆才能前往。因此,只能放下对白哈巴迷人晨景的留恋,回到酒店。

        同行的人都已起床,并且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在白哈巴再住一晚。真是心有灵犀,看来大家对于白哈巴都是留恋不舍。这样一来,今天的行程就宽松许多,不仅可以从容地游览喀纳斯,而且可以静心体味白哈巴夜晚的宁静之美。

        九点前,按照客栈老板提供的导航路线,沿着村子南边的山脚,我们步行到达白哈巴游客中心。进入中心,这才发现这儿有集中的摊点,各式的早餐,烤包子,醪糟汤,油条,稀饭,馕饼,煮玉米,价格也还公道。因为怕时间来不及,只是买了些馕饼和玉米,以备午餐之需。

      九点多,班车启动,65元的票价,此时却没有收取。车行山水,景色越来越美,眼前越来越绿,不时会经过一些山路,路边有着高高的铁丝网,挂着“边境管理,严谨翻越”的警示牌,此时,我们正沿着边境线行走。

      从白哈巴到喀纳斯游客服务中心,经过观鱼台。途中经过一个检查站,有民警上车检查边防证,景区工作人员查验车票,下车补了票。之后,一路所经,高山草甸,绿茵如毯。远处蓝天白云,身边林绿如墨。有毡棚木屋点缀在山坳林溪,有骑马牧民驰骋于山腰土路,扬起几骑飞尘,如薄雾,似轻烟,飘散在山腰。喀纳斯,果然不愧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既有仙境的壮美,又有烟火人间。

        观鱼台,远看其实是一座位于山顶的亭子,然而,为什么叫台而不叫亭,百度上有段解释,说是亭者,顶亭大于底台,而观鱼台底台大于顶亭,台大于亭,当然应该叫台。另外,停有自我封闭嫌疑,台有向外开放气度,叫台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其次,亭台二字谐音深意之讲究。亭之谐音停有停止不前之意,也,台有抬头昂首之寓,游客旅游,讲求吉利。台而不亭,图个吉祥。再者,在山底湖面之中仰望,观鱼台正像一个端然坐于西山之上的香火台。如遇天空有云雾缭绕或晚霞夕照的景象,香火台云蒸霞蔚,祥云仙气弥漫其间,因此叫观鱼台而不叫观鱼亭。哈哈,文人者,果然心深似海,意蕴广远也,台亭俩字,竟被其附会的如此美妙灿烂,真是听君一话,胜观十景啊。旅游之趣,正在于此,只游不思,与思而不游,其实都难深刻体会行思相辅,游学相承的旅游之趣。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才正是旅游的真正意义。仅仅走马观花,老孙到此一游的满足,想来挺没意思。

山间又一处图瓦村落

      快到游客中心,从山腰俯瞰,望见又一处大型村落,各色木屋,无规则又有规则的分布于一片广阔平展的山脚草甸上。

      同车的有一位新疆人,可能是陪客户出来游览,颇为健谈,对于新疆的景点也是如数家珍。说到村落,这才知道喀纳斯原住民多是图瓦族,而图瓦族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现代的图瓦族使用的也多是蒙古文,对于蒙古族有着更多的归属感。说到这,他指着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他就是图瓦族,家就在白哈巴,现在北京读大学。这不由引起大家的兴趣。和新疆人一起来的那个北京来的客户,一个个子不高,富态却优雅的女人,问小伙子说:这么美好的村庄,你毕业后有没有回来的打算?”,男孩点点头,用标准的普通话说“有这个打算”。是啊,人生就是围城,外人蜂拥而至的仙境一般的村庄,村里人却纷纷往外走。小伙子的内心是否有此真实打算,还是违心的敷衍回答,其实不必深究毕竟,相比于外边的花花世界,又有几个人能够清贫乐道,甘愿平庸的蜗居于西北一隅?更何况是有文化有抱负的年轻人?不过,随着旅游的兴起和白哈巴的名声渐远,白哈巴,也完全可以成为年轻人创业的沃土。

        新疆人又说起新疆,给我们介绍伊犁和唐布拉百里画廊,说如果伊犁打100分的话,喀纳斯只能打60分,我的天,如此一说,伊犁唐布拉该是怎么样一个神仙圣境?问起可可托海,新疆人也来了劲儿,提起《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说是一个牧羊人,带红了俩景区,为了追他爱上的养蜂女,从可可托海追到了伊犁,追到了那拉提。其实,可可托海是最大的一个坑。呵呵,果然如此,虽然错过了那个神秘的国家机密三号坑,但是却庆幸避过了这个更大的一号坑。好有趣的新疆人!

      北京的女人被新疆人的情绪带动,很是兴奋地夸赞白哈巴,说昨夜看到的星空是她此生看到的最美的星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己暗暗庆幸,今晚可以再住白哈巴,不管如何疲惫,今夜一定要起来看看白哈巴的星空,拍拍传闻中的绚丽星空。

走上观鱼台栈道

    车行不久,到达游客中心。买票,乘车,先到了观鱼台。观鱼台,是登顶看“湖怪”的最佳位置,对于见到湖怪,心中毫无幻想,加上人老腿乏,因此只是在第一级观景台稍加停留,没有继续前行。听说,到达观鱼台,还有一千多级台阶要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作罢。其实,站在第一级观景平台,凭栏临风,俯瞰湖面,静观山景,无身心老乏,其趣也多多。

俯瞰喀纳斯湖 一对情侣穿过草甸

        回到喀纳斯游客中心,换乘去喀纳斯湖的班车,车很多,坐满开车。

        喀纳斯湖,看起来像一条宽阔的河流,两岸青山耸歭,湖水清澄蔚蓝。沿湖岸木栈道前行,清风习习,惬意非凡。

     

      游过喀纳斯湖,返回客服中心乘车前往三湾。按照客栈老板介绍,三湾主要是看月亮湾,因此对于神仙湾只是走马观花,一掠而过。而乘车直奔月亮湾。

经过神仙湾 俯瞰月亮湾 月亮湾

    月亮湾是喀纳斯标志性景点,一湾湖水呈反“S”型从山间丛林流过。水色绿中含蓝,还有一丝乳白。听介绍,喀纳斯的湖水颜色会随季节而变化,大自然真是神奇。

      打卡月亮湾,往前还有卧龙湾,继续乘车前往。卧龙湾是喀纳斯湖的出水口,喀纳斯湖的湖水从河湾的西北角流入卧龙湾,进水处浪拍巨石,玉珠飞溅。河湾开阔,碧蓝洁净。湖四周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湖中自然形成的滩涂小岛酷似一只霸王龙,卧龙湾由此得名,进水口侧边,有大小两个小岛,像两个脚印。传说是神仙抵挡不住美景诱惑,踏水观景而留下。

浪拍湖石 卧龙湾中霸王龙

      在卧龙湾换乘站,通过调度安排,我们乘上了返回白哈巴的车辆,车上的人都因为疲乏,打起了瞌睡,一路美景只能是梦中再会。

      五点多回到酒店,小木屋里美美地补上一觉。九点多,听到屋外有淅沥的雨声,出门一看,天果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心中不由有些惆怅,白哈巴的星空,看来真的失之交臂啦,早知如此,昨夜应该先览为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疆行万里(十)——人间仙境喀纳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hk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