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风语阁173期作业主题:以【陌生来电】为主题。
手机屏幕闪烁,我接起,片刻又挂断。
弟弟问:“谁啊?你一个你好就把人打发了。”
“好像是推销贷款或者信用卡,说是什么银行的。”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手上继续削苹果。
“哇噻!大姐,你什么时候洗心革面开始接陌生电话了?”弟弟惊得侧身坐起,本来就大的眼睛瞪成了铜铃。“你这要让我姐夫知道,他非得疯了不可!”
“嘁!他疯什么?他该认错道歉才对!看他以后再敢说我是单细胞动物!”我挑眉冷哼。
好吧,这里边的典故,要从头说起——
年轻的时候,因为天性懒散且情商低,我很少记人号码,更是从来不接陌生电话。当然,即便是熟人电话,接与不接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心情好不好。
那时的我,还有任性的资本——父母尚且年轻,女儿还在身边,队友有固定号码,好友朝夕相处。而我,心无挂碍,工作时间忙工作,休息时间忙家务,根本没有闲心理会一个两个的陌生来电。
所以,我心安理得地设置静音,而且,只要屏幕上显示的不是名字,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拒接。
队友对此没有异议——因为工作,他常年在外,巴不得我生活在真空地带,不与除他之外的任何不安全人士联系,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贤妻良母。
当然,他的这份小心思从未言明过,心有灵犀而已。
只是,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因我的这个习惯抓狂。
那一年,他们在天津某个角落有工程,因为移动信号不好,他改用联通;后又发现续费不合算,就买一堆卡回来,打完一个再换下一个。
问题就来了——他装上新卡,四处寻找信号,好不容易打过来,却被我拒接;挂断重打,信号又不见了。
他气急败坏,又换回移动号码,继续转圈儿找信号,同时发信息告诉我,刚才打过来的,是他的联通号码。只是,这个信息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发送成功。
下次及之后的无数次,依然如是。我习惯性挂断陌生号码,他却以为我会举一反三,猜出那是他的新号码。
那段时间,电话接通,他的一句话就是“媳妇儿啊,心有灵犀呢?咱俩之间的默契呢?我都说了,我买了一堆卡,总不至于每张卡都要提前报备吧?”气急败坏,悲愤难当。
唉!其实,我真不是故意的,只是积习难改,有时候就在挂断的瞬间,突然想到这个可能是他的电话,急忙打回去,听到的却是“无法接通”。
呃,他那边信号不好。
好不容易捱到休班,他扔下行李,拉着我直奔老家。“妈,你家闺女是不是单细胞动物?给她打个电话难死了!您看,为打电话,我腿儿都跑细了!”
他跟弟弟哭诉,说找不到信号的时候,他就要满甲板跑,甚至还爬上过瞭望台。“有时候风浪大,我得躺在台子上,一手抓缆绳,一手握手机。好不容易接通了,她老人家倒好,啪地一下给我拒接了……”
他祥林嫂一般四处哭诉的结果,就是全家老小一齐给我上课,让我不能再挂断任何一个陌生号码。我点头答应,趁大家不备再给他一个威胁的眼神:单细胞动物?呵呵!
回到家,关起门来,一番拳打脚踢自然是免不了的。当然,告状成功的他,心情极其舒畅,至于求饶道歉,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战斗结束,我们达成共识,大家各退一步,他换新号码的第一时间给我发信息说明,我做好姓名备注,避免误伤。同时,我更改短信设置,桌面显示新信息提示,能第一时间备注成他的名字。
至于改变习惯接听陌生电话,不好意思,Old habits die hard. 我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
生物的进化是被动的,单细胞动物的变异更是如此。
这几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因为怕错过他们的电话,我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也不敢再长时间静音。毕竟,有些错过,无可挽回。
女儿远在另外一个城市,打电话时间随机,能排到哪部电话也不一定,以致于我不敢拒接任何一个所属地是天津的号码。分隔两地,我必须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如今,除非开会等特殊时段,我的手机不会再静音。只要所属地标记是保定和天津,我即便没能及时接听,也会第一时间回拨过去。毕竟,就我现在的身份,靠谱才是最可贵的品质。
呃,对了,还有队友需要提上一笔——
呵呵,多年夫妻成兄弟,我已经好几年没再收到他的夺命连环call。毕竟,这些年来,他已深知我的懒惰,便敛了之前的那些担心,专心于他的工作、睡眠、游戏和体育新闻。
他说:“打什么电话?微信联系多好,省钱,还能视频。”
女儿忿忿不平:“哼!地球人都知道,我妈从来不接视频!”
网友评论